人民網
人民網

產業觀察︱福建最大庫區移民縣,靠什麼“翻身”?

人民網記者 林盈
2024年11月30日11:1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波光粼粼的翠屏湖,宛若一顆明珠鑲嵌於崇山峻嶺中。這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清岸綠的背后,是古田人的遷城記憶。

舍下良田家厝,與故園告別……這樣的移民場景,30年內在古田“上演”了兩次。國家“一五”計劃項目古田溪水電站和國家“七五”計劃項目水口水電站的庫區都涉及古田,累計移民6.3萬人。古田也就因此成為福建最大的庫區移民縣。

古田庫區移民村坂中村。柳明格攝

古田庫區移民村坂中村。柳明格攝

地被淹了,曾經的“農業縣”拿什麼當生計?

唯有“白手起家”!古田人“咸魚翻身”的故事,要從一瓶銀耳菌種說起。

1968年,在古田吉巷造紙廠工作的姚宜孝購回一瓶銀耳菌種,憑著一本難得的栽培技術資料書,在50多公斤的段木上栽培銀耳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從福建農學院畢業的彭兆燧也於同年種出了段木銀耳,收入300多元。

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古田庫區的豐沛水汽涵養出溫暖濕潤的小氣候,使這裡成為適宜食用菌生長的“天選之地”。

古田縣就這樣走上“以菌立縣”的道路,20世紀70年代,古田人頗有遠見地搞起了食用菌科研,靠的就是當地的“土專家”。

1977年,以菇農姚淑先為首的科研組創新出銀耳木屑瓶栽技術,比段木栽培增產15倍以上,古田銀耳轉為室內人工栽培,單產上來了,成本更低了。

1979年,前隴村村民戴維浩以塑料袋取代罐頭瓶,簡化工序的同時實現單袋產量80%的提升,還降低了70%以上的成本。

技術升級為古田迎來新生。據統計,1976年古田銀耳的年產量還不足1噸,到1982年已經達到219噸,超200多倍,產值更是達到1976年的57倍。古田袋栽銀耳以絕對的優勢取代了段木銀耳在全國的地位。

就這樣,古田的發展與銀耳緊密綁定。

改革開放后,銀耳種植在古田人家“遍地開花”。從提籃小賣到佔街為市,小小銀耳走向更大市場。

1982年,古田有了第一個銀耳交易場所。規模化栽培擴大了銀耳供給能力,銀耳交易市場的形成為供需對接創造了條件。

1983年,古田銀耳迎來了第三次技術革新。古田縣食用菌研究所引進棉籽殼做培養基料袋栽銀耳,每袋可增產三成左右,比木屑袋栽產量提高20%-100%。

經這種代料栽培種出的銀耳單產更高,朵形更大,口感更軟糯,品質更好,50公斤棉籽殼產銀耳干品7.5kg,比木屑袋栽提高30%,每年可節省種耳雜木2萬立方米,解決了菇林矛盾。

“中國·古田食用菌博物館”內展出的古田銀耳。人民網 李唯一攝

“中國·古田食用菌博物館”展出的古田銀耳。人民網 李唯一攝

至此,古田銀耳基本完成了栽培技術的革新,並向品質化、規模化方向升級。曾經落后的山區小縣一步步成為全國最大的銀耳商品化生產基地。在寧德的經濟總量還排在福建省末尾時,古田就有了不少“萬元戶”,如今更是連續20年成為寧德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一。

庫區移民靠“一朵菌”打贏了發展“翻身仗”,更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敞。

走進“中國銀耳第一村”的坂中村,青山綠水間,菇棚林立,藍色光伏面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曾經的庫區移民村早已重生。曾經的移民安置房也被整修成為“移民記憶館”,銘記古田人民的奮斗歷程。

“如今,我們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從事銀耳生產,年產銀耳達兩千多萬袋。菇農通過管理菇棚,年純利潤可達20萬元以上﹔村集體也通過土地租金分成實現了增收﹔光伏企業則通過發電獲得了可觀的收益。這種多贏的局面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古田縣吉巷鄉坂中村黨支部書記高益清說。

坂中村的蛻變也是古田發展的縮影。2023年,古田食用菌全產業鏈總產值255億元,銀耳產量佔全國90%以上。“5678”發展格局逐步成型,涉農貸款50%用於食用菌產業、農民現金收入60%來自食用菌產業、農業人口中70%家庭從事食用菌產供銷、農業總產值80%來自食用菌產業。

眼下,古田縣建有全國銀耳標准化工作組、福建農林大學(古田)菌業研究院兩個官方科研服務機構,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和民營科研所達32家。

“一業興帶來百業旺,以銀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讓古田迸發生機與活力。”今年5月,在福建省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上,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分享了古田的“致富經”,“‘又美又甜 快來古田’的文旅宣傳口號持續打響,逐步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