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保護“1棵樹”到保護“1萬棵樹”(身邊故事看改革)

記者 張 璁 施 鈺
2024年12月01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遠遠看到這棵樹,就到家了!”

  福建省福州市徐家村的古樟樹抽出新枝,勾起了鄭書鴻的鄉愁。兒時記憶裡,大樹底下是孩童追逐嬉戲的天地,大人收工歇息的蔭涼,逢年過節還繚繞著祈福迎祥的煙香。

  去年初,這棵大樟樹遭遇了一場危機——

  福州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福州徐家村的兩名村民,火急火燎找到值班的福州市人大代表鄭書鴻:當地拆遷施工,村口那棵樹齡近300年的樟樹就要保不住了,“快來救救大樟樹!”

  “走,看看去!”

  趕到村裡,冠大如蓋的古樟樹,隻剩光禿禿的樹干。鄭書鴻心急如焚,立即聯系林業、檢察等部門搶救保護。

  “古樟樹怎麼沒挂牌保護?”鄭書鴻和七八名福州市、區人大代表深入調研,一問才知——這棵香樟居然不在福州當地法規的保護范圍。

  原來,福州城區有1000多棵古樹名木,非城區則多達8000多棵,但《福州市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隻適用於城區,覆蓋全市古樹總量兩成不到。

  “立法不能隻管城裡的1000棵樹,全市的1萬棵樹也要一視同仁。”鄭書鴻說。

  很快,“對古樹名木保護立法”的調研報告擺到了福州市人大常委會的案頭。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修法由此啟動。

  立法,牽一發而動全身。

  “城區的歸園林,非城區的歸林業,管法大不同。”

  “條文一動,從管理體制到經費人員,都得跟著變。”

  “改不改得動?接不接得住?”

  調研、座談、審議……問題越來越明確——擴大法規保護范圍,最大的障礙是“兩軌”並“一軌”。

  調研漸行漸深,鄭書鴻發現:同樣一棵百年榕樹,由園林部門估價,綜合考量生態、歷史、人文等價值,可達上百萬元﹔由林業部門估價,隻能以材積計算,榕樹木質粗疏,也就估個幾千塊錢。

  “想把保護標准拉齊,就得通過改革完善法治。”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林峻說,“原則就是一條,銜接規定、統一標准‘就高不就低’。”

  分級保護、職責范圍、法律責任……新規起草,福州市人大常委會主導,園林、林業等部門反復磨合,合力推進。

  今年1月1日起,修訂后的《福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正式施行,立法保護范圍從城區擴大到全行政區。

  新規落實得怎麼樣?鄭書鴻又出發了。

  福州福清西邊村,古荔枝樹下,村民正忙著趕在冬至前涂灰防虫、鬆土控梢。

  “這些荔枝樹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關系著村民的生計。”西邊村黨支部書記賴先鋒說,以前擔心一旦“挂牌”,影響利用,不敢申報認定古樹。

  “現在古樹荔枝的名頭打響了,大伙兒‘擔心’變‘上心’。”村民告訴鄭書鴻,新規管到村裡,認定了古樹,政府不光發補助,還提供養護指導。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改革發展中完善法治。“今年全村主動要求申報認定了70多棵,前不久還評上了‘福建最美古樹群’呢!”賴先鋒說。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01日 第 04 版)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