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廊橋憶鄉情 碧波映新影(遼闊的大地 多彩的非遺)

2024年12月11日08: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福建壽寧縣福星橋。

周 宏攝

圖②:浙江泰順縣文興橋。

陳贊玲攝

  12月5日,“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九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主要分布於福建省東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木拱橋既是傳統的交通設施,也是當地居民進行情感交流、開展民俗活動的重要場所,凝結著深厚的文化和建筑藝術。轉名錄的背后,是非遺技藝傳承的持續加強,這離不開政策的扶持、社會的關注,也離不開一代代工匠的付出。如今,福建和浙江多地不僅精心保護古廊橋,還在需要的地方修建新廊橋,古老的非遺技藝融入當代生活。

  ——編 者

  浙江泰順縣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曾家快——

  匠心守護古廊橋

  記者 竇瀚洋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素有“中國廊橋之鄉”美譽。全縣境內現存完好古廊橋32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座。一座座木拱廊橋跨溪成虹,與自然相映成趣,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

  推開位於泰順縣泗溪鎮的曾家快木拱橋工作室大門,工作台前,一人左手拿著木件,右手握著刻刀,正在拼裝著廊橋拱架模型,他就是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曾家快。這些年,由曾家快主墨建造的廊橋有20座,修復的廊橋有6座。

  出身於木匠世家,曾家快從小就在疊梁式木拱廊橋北澗橋邊長大。29歲時,曾家快嘗試利用傳統榫卯結構復刻北澗橋,用木棍搭起廊橋模型。隨后,他又耗費近3年,跑遍泰順每一座古廊橋,觀察內部結構,測量各項數據,整理繪制圖紙,制成模型。“現在數據都已錄入電腦,成了珍貴的數字資產。”曾家快說。

  最難忘的建橋經歷,莫過於2017年修復文興橋。那時,一場洪水沖垮了包括文興橋在內的3座國保廊橋,曾家快扛起了修橋的擔子。

  修復文興橋時,從橋身望下去,落差近10米,橋下溪流湍急。“文興橋的結構奇特,橋身左右不對稱,與周邊山水融合得天衣無縫,古人匠心獨運,但這讓修復難度成倍增加。”曾家快說。要做到“修舊如舊”,每個坡度都要精確,每個接口都要毫厘不差。“100多年前的橋,沒有留存圖紙,我們隻能憑借多年經驗去揣摩前人構思,圖紙改了又改,還花了6個月時間整理木料。”他回憶道。

  2017年12月,文興橋圓橋,曾家快作為主墨,執錘為廊橋釘上了最后一塊橋板。正是這次難得的歷練,為日后廊橋修復積攢下了寶貴的經驗。

  為了更好地把廊橋營造技藝傳承下去,曾家快經常前往各大高校宣講交流,還邀請學生到工作室實地參觀。“保護傳承需要融入生活、融入當下。”曾家快說,建造廊橋,不僅是為了營造風景,更是為了文化傳承。

  福建壽寧縣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鄭輝明——

  村裡建起新廊橋

  記者 施 鈺

  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橋上建有廊屋供遮陽避雨,這便是木拱廊橋。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現存有貫木拱古廊橋19座,是中國木拱廊橋保存完整的集中地之一。

  眼下,在壽寧縣坑底鄉東山樓村,造橋師傅們正為一架重檐歇山頂貫木拱廊橋鋪設瓦片。“廊橋內設計了上二層亭頂的樓梯,可登臨望景﹔擋風板仿古廊橋樣式,防風防雨又美觀。”這是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鄭輝明參與建造的第十三座廊橋,對他有著特別的意義,“父親和大伯建了一輩子廊橋,在家鄉建一座廊橋,是他們的夢想。”

  捐資修橋在當地被視為善舉。鄭輝明家的造橋技藝已傳承9代人200多年,壽寧縣的紅軍橋、劉坪橋、鸞峰橋與浙江泰順的雙神橋等廊橋,都承載著他們的匠心妙手。

  今年42歲的鄭輝明,是一名成熟匠人。“干著干著,就難以割舍了,造橋已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鄭輝明說,他愛聽老師傅講建橋的故事,聽他們講如何從生活中獲取設計靈感﹔拱橋上梁時,他愛聽村民們應和主墨師傅的號子﹔廊橋落成時,他還愛聽村民們的夸贊。

  4年前,鄭輝明的父親准備在家鄉建一座廊橋。但因資金不足,建橋項目被迫擱置。去年底,東山樓村募資重啟建橋項目。“村民們自發出錢、出木料,大家都想建一座美麗的廊橋。”鄭輝明說。

  壽寧縣文體旅局副局長吳祖銘介紹,近年來,壽寧縣積極加強傳承人培育,開展技藝交流活動,擴大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推廣覆蓋面。鄭輝明也建立了技藝傳習所,制作木拱廊橋模型,並走進博物館、學校等地進行教學展演,讓更多人了解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壽寧縣的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在縣內新建木拱廊橋20多座,受邀在縣外新建7座,參與維修維護古廊橋8座。

  廊橋,是地域的聯結,也是情感的寄望。生活欣欣向榮,廊橋古韻依舊,許多像鄭輝明這樣的匠人一直守望著廊橋、守護著匠心。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11日 第 13 版)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