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治療肺先天畸形 西藏患兒打“飛的”來廈門手術
小西一家與醫護人員合影。廈大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今年快2歲的小西(化名)長期生活在西藏日喀則市。為了治療肺先天畸形,父母帶小西和哥哥飛越數千公裡來到廈門求醫。術后,精神萎靡的小西很快活蹦亂跳。小西的父親接受採訪時表示,“廈門的醫護人員太好了。”
西藏女娃一年患上4次肺炎
小西的奶奶和母親是藏族人,爺爺是漢族人。去年初小西降生后,身體一直比較弱,尤其容易得肺炎。今年7月、9月、10月,小西先后3次查出肺炎,到了11月,小家伙又開始咳嗽咳痰,還發起了燒。這次,她在當地住院11天,病情沒怎麼好轉,CT檢查初步診斷為肺隔離症。醫生建議小西到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小西父親的姐夫在廈門同安工作,得知情況后讓他們到廈門治療。於是,小西一家四口跨越4000多公裡飛到廈門,找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外科副主任醫師楊國柱。
肺隔離症是指發育過程中一部分肺組織與正常肺組織分離,失去與后者的支氣管和血供聯系,形成獨立的、無呼吸功能的囊性包塊,並擁有獨立的體循環動脈血供,屬於肺先天性發育畸形,男女患病比例約為3:1。肺隔離症的主要危害是反復肺炎,無論是隔離肺還是正常肺組織都存在感染的高風險。楊國柱曾接診過一名肺隔離症患兒,因病情嚴重,發生了肺膿腫,住院治療2個月才恢復健康。
通過3個小孔切除多余肺組織
12月2日,楊國柱通過微創胸腔鏡技術為小西實施手術,僅在胸口打了3個約0.5厘米的小孔,就成功切除病變的隔離肺。楊國柱介紹,早期該項手術往往會切除肺葉或肺段,損傷到一部分正常肺組織,現在的技術能完整保留正常肺組織,更加精准微創。
術后,小西咳嗽症狀消失了,吃飯胃口很好,第三天就能滿地蹦跶。小西的父親感嘆說,這裡的醫生護士人真好,“不僅技術高超,對我們的疑問也都耐心解答、及時處理。”
楊國柱表示,胸部平片不容易查出肺隔離症,胸部CT能幫助確診。對於肺隔離症患兒,一般建議3個月-1歲之間手術。為嬰幼兒手術,除了外科技術過硬,麻醉支持和術后護理也很重要。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國家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及福萬通少兒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的定點單位,還可為貧困家庭提供救助。
楊國柱介紹,肺隔離症屬於先天畸形,一般產檢時能夠早期發現。准媽媽准爸爸們常因此焦慮,陷入“去還是留”的兩難抉擇。其實,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很多先天畸形可以被治愈。以肺隔離症為例,如果沒有出現嚴重的胎兒水腫,順利出生,90%以上可以通過手術治愈,而且預后很好,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去年,他就接診過一例從菲律賓來廈求醫的孕媽,產檢發現胎兒患有肺隔離症之后,當地醫生建議流產。經過評估認為,胎兒病情不嚴重,出生后完全可以通過手術獲得治愈。提醒廣大孕媽媽,如果產檢時查出先天畸形,除了咨詢產科醫生,也可以咨詢一下兒外科醫生。(楚燕 羅超 蘇毅 許淑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