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牽頭制定的《胸外科電子病歷質量控制和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發布

2024年12月13日14: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12月10日,由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等多個權威組織發起的《胸外科電子病歷質量控制和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以下簡稱《共識》)正式發布。

據介紹,《共識》同時發布於《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和《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兩家國內胸外科領域權威期刊,得到了業內同行的認可和重視,且隨著《共識》的引用率和被關注度不斷提高,有助於推動該領域的學術發展和進步。

《共識》由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肺癌專業委員會、浙江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和福建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發起,組建專家組和工作組。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姜杰、耿國軍牽頭,來自全國百余家醫療機構200余名胸外科專家、信息管理專家、病案管理人員等,在充分考慮相關國家政策要求、信息標准以及臨床應用實踐難點、痛點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索電子病歷創新路徑。最終,經過多方、多輪次專業的討論和調研,制定出該《共識》。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子病歷的應用是現代醫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規范、標准的胸外科電子病歷有利於規范診療流程、提高醫療效率、提升醫療質量、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同時還有利於標准化、結構化數據的採集和運用,推動臨床決策和人工智能運用以及臨床專科專病中心的建設。此次《共識》的發布為我國胸外科醫師、信息從業人員提供住院電子病歷建設和應用參考,促進胸外科領域信息化水平和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據了解,該《共識》包含19條內容,在國家電子病歷規范要求上,增加了隨訪管理模塊,同時,將門診病歷納入結構化電子病歷體系,並制定相應的書寫規范。

《共識》採用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編寫的《胸外科疾病標准化診療術語》,姜杰團隊也參與其制定,同時,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還作為全國首個試點醫院,將該文件植入結構化電子病歷。

此外,《共識》提出,胸外科電子病歷系統應打通醫院內各模塊壁壘,自動獲取醫囑信息、檢查檢驗結果等,並整理於病程等內容中﹔應通過信息化手段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多學科診療﹔應支持無縫整合臨床實踐和科研活動,為醫務人員提供強大的工具來收集、管理和分析高質量的臨床數據﹔應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共享,方便患者在不同醫院間轉診和就醫,避免重復檢查。

姜杰表示,“電子病歷的廣泛應用將推動胸外科醫療水平的持續進步,為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體驗和健康保障。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胸外科電子病歷系統將更加智能化和互聯互通,集成AI、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為醫療決策提供更為堅實和深入的技術支持。”(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