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會治理——第二屆‘AI+公共治理’”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舉辦
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領域的應用,12月13日—15日,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指導,廈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牽頭,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舉辦的“智能社會治理——第二屆‘AI+公共治理’”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召開。
會議現場。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中文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中國治理評論》《電子政務》《東南學術》《中國青年報》等單位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及廈大500多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
在論壇開幕式上,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黃身勇表示,“AI+公共治理”是前沿學術議題,也是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路徑,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公共決策、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增強社會治理效能,是當前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廈門大學一直以來主動融入該領域研究,在AI驅動的教學與研究領域進行一系列開創性實踐探索,為智能社會治理貢獻了廈大智慧和力量。他倡議,本次研討會要進一步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與應用,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如何融入治理實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磊指出,人工智能正重塑知識生產,推動社會治理變革,需深入研究思考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基礎問題,構建新的評價體系,並應對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他呼吁跨學科合作,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推動公共治理水平提升,並表示中國行政管理學會高度重視此領域研究,積極倡導學界與業界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公共決策、公共服務供給、社會治理等多方面的應用與融合,致力於整合資源,搭建交流合作橋梁,共同促進智能社會治理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
廈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陳振明表示,人工智能驅動的公共政策研究,是公共政策研究領域最大的一次轉變,此次學術研討會,要立足“智能社會”的時代背景,緊抓公共治理、社會治理重心,以交叉學科、知識融合的視野來研究新時代的公共治理問題,共同為推動智能社會治理、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學術智慧和力量。
開幕式后,主旨報告會和特邀報告會相繼展開,帶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政策科學研究”“生成式大模型人工智能給未來城市治理帶來的啟示:機遇與挑戰”“大語言模型與中國公共管理研究的五大關系”“智能社會的五個側面”“數智賦能的智能社會治理變革與模式創新”“綜合集成法及其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應用”“大型社會模擬器與智能社會治理”“人工智能倫理機制初探”“AI+養老:助老機器人如何提升社會幸福感”等主題演講。
在論壇上,與會學者還分別從數智賦能治理變革、綜合集成法應用、大型社會模擬器作用、人工智能倫理機制以及 AI+養老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了智能社會治理相關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智能社會治理的發展提供了多元的思考方向和學術見解。
研討會設有四個平行論壇,分別是“AI+公共治理的內涵、理論與實踐”論壇、“智能社會治理的場景、潛力與影響”論壇、“數據賦能與數字政府建設”論壇、“地方公共服務的實踐進展”論壇。
本次研討會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智慧,對促進AI賦能的社會科學研究和公共治理新模式進行了全方面的探索。專家們認為,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日益廣闊且深入,其影響力將不斷擴展至更多層面與細節之中,精准捕捉社會需求與問題所在,提升治理的效率與精准度。(文/圖 廈門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