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九溪口:從“一棵草”到“一片林”的生態之變

李昌乾
2024年12月20日10:0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目前,我身后的這片紅樹林成活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生態修復取得了初步成效。”站在廈門市翔安區九溪口入海口的岸邊,廈門大學翔安校區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丁振華高興地說。

眼前綠油油的紅樹林曾經是一片被互花米草“統治”的“綠色沙漠”。在“荒漠”變“綠洲”的背后,是廈門市以“高效除治 精細養護”為理念,推動互花米草除治工作走深走實。九溪口的生態變遷,如一幅“綠美畫卷”,展現著廈門生態修復之美。

互花米草被除治后,成片的紅樹林,翠綠滿目,生機盎然。人民網 李昌乾攝

互花米草被除治后,成片的紅樹林,翠綠滿目,生機盎然。人民網 李昌乾攝

除治成果:互花米草零復萌

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資源與保護區管理處(生態修復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互花米草主要分布於翔安區大嶝周邊濱海濕地,具體分布於大嶝大橋兩側、九溪口入海口周邊,佔地面積約1800畝。

生態修復治理前,九溪口的互花米草長勢茂密,成了當地生態“頑疾”。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生態修復治理前,九溪口的互花米草長勢茂密,成了當地生態“頑疾”。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互花米草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引進到我國的植物,曾被用於護堤消浪,起初起到一定積極效果。”丁振華說,由於互花米草可以通過無性和有性繁殖,前者根狀莖即可擴散,后者每棵互花米草的種子有幾百粒,每平方米的互花米草種子總量可達百萬粒,繁殖能力強,長勢好,草稈粗壯,根系發達,可以深達1∼2米,很難根除。丁振華指出,互花米草的瘋狂生長和大面積迅速擴張,導致九溪口入海口的航道阻塞和原有鄉土生態系統的破壞,成了當地生態“頑疾”。

面對這一挑戰,自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廈門市發揮市級林長制統籌協調作用,僅用26天就完成了1800畝互花米草的除治作業。

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啟動后,採用了機械挖埋加翻耕的方法處理大片面積的互花米草。廈門市翔安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供圖

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啟動后,採用了機械挖埋加翻耕的方法處理大片面積的互花米草。廈門市翔安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供圖

採用空拍方式跟蹤監測,防止互花米草死灰復燃。廈門市翔安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供圖

採用空拍方式跟蹤監測,防止互花米草死灰復燃。廈門市翔安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供圖

“當接到除治任務時,我們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等諸多挑戰。”廈門市翔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陳麟說。面對挑戰,他和團隊迅速組織起來,對互花米草的現狀進行勘測,並採用了機械挖埋加翻耕的方法處理大片面積的互花米草,對於零星分布的部分則採取人工干預加拔除的方式。陳麟介紹,除治后,採用空拍、地巡等方式跟蹤監測,管住復萌,確保除草務盡,防止死灰復燃。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資源與保護區管理處(生態修復處)有關負責人補充到,廈門市、區兩級多部門協同合作,通過多次除治和復萌監測有效銜接、多樣監測和綜合治理有效結合、生態修復和除治管養有效結合,確保了零復萌,除治成果好。同時,將除治范圍周邊2500畝灘涂全面納入管養范圍,無縫銜接后期管養。

修復成效:新工藝助力新生

生態修復施工單位開展紅樹林動態管護巡查工作。人民網 李昌乾攝

生態修復施工單位開展紅樹林動態管護巡查工作。人民網 李昌乾攝

“為保障順利完成紅樹林生態修復任務,在項目開工后,我們和各參建單位便立下了項目早竣工、生態早受益的建設使命。”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九溪口項目經理湯洪說,爭分奪秒地與海水賽跑,優化施工方案,助力生態保護修復。

在修復上,科技創新助力“基礎牢、留得住,長得好”。研發施工新工藝,塑造良好生態基礎。針對修復地塊水文條件復雜、種植基地承載力弱等不利條件,廈門市經多次實踐,探索研發“定制竹樁+土工格柵”新工藝。

廈門大學紅樹林專家技術團隊開展紅樹林種植技術的研發工作。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廈門大學紅樹林專家技術團隊開展紅樹林種植技術的研發工作。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而一顆小小紅樹林樹種,離不開校企合作的科研成果轉化。“紅樹林不僅能有效防止海岸被侵蝕,還能為眾多生物提供棲息地。”丁振華表示,除了上述不利條件外,九溪口離海近,還具有鹽分高、風浪大的特點。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紅樹林樹種的生長狀況並不理想。鑒於此,在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支持下,一項旨在適應於高鹽度和大風浪條件下的紅樹林種植技術的研發工作在幾年前啟動。通過技術攻關,選擇合適的紅樹林種苗,改進紅樹林的種植方法,推廣造林新技術,定制特殊高程固定杆,提高種胚定植率,實現幼苗成活率達到80%以上。

此外,為了給紅樹林種植爭取最佳“窗口時間”,廈門市多部門通力配合,結合現場潮水情況,制定“三班倒”種植方案,統籌協調海事、海警等有關部門優化施工手續辦理,有效縮短工期。同時,協同屬地村委會、交通部門制定專項運輸方案,開辟紅樹林種苗運輸“綠色通道”,成功解決樹苗運距遠、交通情況復雜等諸多困難,將運苗量提高至4800株/天,最高種植面積提升至15畝/天。最終,提前6個月完成了285畝的紅樹林種植修復任務,讓“綠色沙漠”重新變成了鳥類、螃蟹等生物的生態棲息樂園。

鞏固管理:持續守護的承諾

成功的修復只是第一步。為了確保九溪口的紅樹林能夠長久活下去,廈門市建立了嚴格的管養機制,統籌確保除治攻堅“有人抓、抓得准、抓得好”。同時,發揮林長制統籌優勢,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矛盾。開展現場辦公,細耕“責任田”。成立互花米草除治攻堅工作組,增聘廈門大學紅樹林專家技術團隊全程介入,現場協調解決施工技術難點、重點,克服地形、水文等不利條件,確保施工難題不過夜。

丁振華(中)現場指導生態修復的施工單位做好后期管護工作。人民網 李昌乾攝

丁振華(中)現場指導生態修復的施工單位做好后期管護工作。人民網 李昌乾攝

此外,多部門通力合作,嚴格督查督導,樹立“硬性目標”,落實“周巡、月除、季回頭”等管養制度,運用無人機,幫助工作人員定期航拍紅樹林生長狀況。結合圖像分析軟件,綜合監測監控氣象、潮汐、海水溫度及紅樹林生長狀況,形成獨立的監測報告,不定期開展“回頭看”工作,打好除治修復工作“組合拳”。

綠油油的紅樹林見証九溪口生態的華麗蛻變。人民網 李昌乾攝

綠油油的紅樹林見証九溪口生態的華麗蛻變。人民網 李昌乾攝

從“一棵草”到“一片林”,九溪口的生態轉型,是學習運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經驗的生動寫照。不僅體現出除治成果好,修復成效好,鞏固管理好,爭做守護濕地“三好生”,而且展現了廈門市在生態保護和修復方面的決心和能力。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