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同心同向,凝聚社會協同力(大家談·向著教育強國奮進⑤)

2025年01月02日09: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辦好教育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本期大家談著重探討協同育人話題,期待更多力量參與到教育強國建設中來。

  ——編  者  

  

  促進家校協同育人

  吳盛雄

  家校協同育人是中國特色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緊密合作、同向發力,方能為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有利於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近年來,福建開放大學強化數字賦能,著力打造“百萬家長同上一堂課”終身學習品牌項目,開辦“開學家長第一課”講座,開設“大手拉小手,適應新學期”“家教得法,健康成長”等課程。通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學校將優質、專業的家庭教育資源送達千家萬戶,便於家長掌握科學育兒之道、提升家庭教育實效。

  社會是大課堂,生活是教科書。協同各方力量,搭建常態化育人平台和活動載體,孩子們的成長將更加健康快樂。

  (作者為福建開放大學社區教育研究院院長)

  

  書寫產學研大文章

  歐陽宏偉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促進產學研協同,有助於實現多方力量和資源的高效整合。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關鍵是創新機制,打破各類要素流通的壁壘。在浙江,高能級科創平台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浙江大學牽頭建設的良渚實驗室,一名95后博士后的項目不僅獲得了研發資金支持,還能獲得高水平指導,以及用於科研的臨床樣本等,研發周期大大縮短。以高能級科創平台等為牽引,融通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政策鏈,創新創造活力才能充分激發。

  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搭建好鏈接各方的平台,高效聚合創新要素,就能更好推動產學研協同,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作者為浙江大學良渚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精准對接實踐需要

  龐  卡

  今天,無論是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還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都對人才的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如何培養滿足實踐需要的人才?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一個重要方法。

  隻有深入調研各產業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人才技能缺口,動態調整學科專業設置,才能確保專業內容與產業實踐緊密相連,構建與產業集群緊密對接的專業集群。教育部發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增設40個新專業,正是響應實踐需求作出的變革調整。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全社會、各方面的事。政府部門為教育與產業協同搭建制度框架,提供資源保障與政策激勵﹔學校主動對接社會需求,革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平台與資源支持……凝聚協同育人合力,人才培養就能與社會需求緊密相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就將擁有堅實的人才支撐。

  (作者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2日 05 版)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