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一湖打造帶動全域岸綠水清  古田縣入選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全國典型案例

2025年01月07日14:55 |
小字號

近日,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匯編(2024)》出版,寧德河湖長制工作先進經驗《古田縣:多元共治,千年古縣重現碧水泱泱》成功入選。

古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毗鄰省會福州,處敖江源頭、閩江上游,轄8鎮4鄉2街道,面積2385平方公裡,現有人口43.2萬。古田縣林業、水果業發達,水電資源豐富,擁有全國第一個地下電站和閩東地區最大的水力發電站,是全國最早的庫區大縣。

1959年,古田人民為支持國家第一個五年重點工程“古田溪水電廠”建設而搬遷,古田溪水電廠的庫區形成了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淡水湖——翠屏湖。翠屏湖屬閩江水系,在古田溪支流上,發源於屏南縣鷲峰山脈,由北向南注入閩江,南北長約20公裡,東西寬約12公裡,總面積37.1平方公裡,最大蓄水量6.4億立方米,最高水位382米,流域涉及7個鄉鎮(街道),野生動植物種類達80余種。

前些年,當地開發建設強度加大,河湖生態環境保護乏力,生產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河、生活垃圾傾倒在湖邊等環境問題不斷出現,水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翠屏湖水質評級一度下降至Ⅳ類,曾經發生重度藍藻水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古田縣持續轉變觀念,堅持問題導向,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河湖保護治理,大力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現了河湖面貌的歷史性轉變。2022年,古田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023年,翠屏湖成功創建五鑽級智慧景區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4年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從千年“古”縣到甲子“新”城,從“問題湖”到“幸福湖”,翠屏湖見証著古田縣的歷史變遷,也親身經歷著深化落實河湖長制以來的水生態嬗變。

翠屏湖

翠屏湖

重現碧水泱泱,古田縣採取了哪些主要做法?

高位謀劃科學管

優化河湖長制工作體系。古田縣堅持全員發動、高標准配設,縣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雙總河湖長,縣委副書記和常務副縣長擔任縣副總河湖長,15名縣處級領導擔任流域河湖長,舉全縣領導之力共同抓好河湖長制,聚力協調解決各流域各區域治水的重點難點問題﹔28名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勇挑鄉鎮河湖長重任,鄉鎮其他領導分別擔任流域河湖長,合力織密河湖管理“責任網”,進而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完善“月報季評”考核評價機制。古田縣不僅河湖長體系設置規格高、人員多、力度大,對壓實各級河湖長履職盡責也想了很多辦法、探索了一系列舉措,如加大基層河湖長考核評價,實行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評估,做到責任落實到人,從嚴約束各級河湖長履職,近年來對年度考核倒數三名的鄉鎮,由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副縣長親自約談,督促及時落實整改、爭取迎頭趕上。

提升基層河湖專業管護能力。在原有河道專管員隊伍基礎上,引進社會化專業隊伍,組建河湖物業化中心,配置20名無人機巡查員、7名區域隊長,2023年累計無人機巡河裡程6萬多公裡,實現巡河全程可視化、巡河動作標准化、人員管理集約化、過程資料台賬化,確保全域700公裡河道巡河工作高效、持續、穩定。

多元共治聯合管

建立健全司法保護機制。立足破解基層水生態監管中的難點堵點問題,相繼制定出台《古田縣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機制的意見》《關於開展司法精准助力“湖城一體”戰略部署的若干意見》等多份文件,2024年1月《關於進一步加強翠屏湖保護與開發的若干意見》經古田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從“側重打擊”向“打擊防控、修復補償、全面保護”轉型,推動健全生態環境資源綜合治理體系,維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安全。

強化生態司法聯動協作。創新推行“河湖長+智慧河湖+生態警務+檢察長+巡回法庭”工作模式:深入推進“生態警務”建設實行“縣鄉兩級河道警長制”,針對重點水域管護設立專門派出所、公檢法無人機中隊、生態保護巡回法庭﹔統籌多部門協作,強化生態環境聯勤聯動執法,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無縫對接,實現案情通報、案件移交、聯合會商、聯合辦案、生態修復補償等無縫銜接。僅翠屏湖便受理非法採砂案件16件29人,批捕15件25人,提起公訴11件32人,重拳出擊讓翠屏湖非法採砂銷聲匿跡。同時,創新性引入“生態司法+保險”,首創全國省級流域河湖區域水生態環境的“司法+行政+保險”保護樣本。

引入民間力量管水護水。引導從事河湖領域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實踐者自願結成“古田縣幸福河湖促進會”,吸收團體會員40個,共同開展河湖健康評價、流域水環境問題調研等工作。發揮政協委員監督協商優勢,古田縣20名“委員河長”上任履職,積極參與河湖保護監督,筑起守護綠水青山的堅實屏障。依托古田縣愛心公益聯合會,聯合生態環境局、團縣委等部門,組織青年志願者團隊,開展“保護母親湖,環保公益行”活動。組建“老兵保潔隊”,退伍老兵們化身河湖“清道夫”,承擔翠屏湖水域日常保潔工作,僅一年多時間裡,打撈水上垃圾近千噸,其中上岸集中處置垃圾700余噸。“巾幗護河”“河小禹”持續發力,“人大代表河長”“企業河長”接連上任,為守護幸福河增添新生力量。

科技支撐智慧管

完善“智慧河湖”管理平台,破解“水體污染”監管難題。該平台含3個子系統:水質監測系統,可針對古田溪流域周邊17條河流20個斷面實施水質在線監測和數據分析﹔智慧河湖長系統,覆蓋縣、鄉兩級河湖長體系,通過巡河APP,實現河湖生態可視化、河湖巡查信息化﹔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監控環湖農村24個污水處理終端設備,對特定參數實時顯示並及時預警。

整合智慧生態警務平台,破解“盜採偷蓋”監管難題。依托“天網”“雪亮工程”,對全縣重點區域、重點水域進行視頻巡查、無人機空中巡護,全時空構建水陸空立體化、智能化巡邏防控體系。同時,打通各部門數據,將水、土、氣等監測指標與公安的情報線索來源整合,嚴密防范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發現並制止281起破壞生態環境案件。

探索“岸線電子圍欄”預警平台,破解“危險行為”監管難題。在現有河湖長制管理視頻監控系統基礎上,新增AI自主識別能力,對河道水環境質量情況以及危險人員、船隻進行監控,並對水域監控視頻進行AI智能分析,自動識別發現游泳、釣魚、水面漂浮物、船隻及危險區域人員,通過廣播系統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人員處置風險隱患。

全域治理綜合管

立足於翠屏湖生態環境整治成功案例,以一湖打造帶動全域岸綠水清。

著力重點流域“清”徹底。持續深化閩江、鰲江兩大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縱深推進流域“清四亂”工作。近年來,全縣累計清理整治違規畜禽養殖點207家,在2022年清退網箱養殖114萬平方米的基礎上,2024年年底前全面掃尾剩余20萬平方米網箱養殖清退工作。

著力基礎設施“建”完善。對鄉鎮污水設施提升改造、運營管理、管網鋪設等進行三位一體捆綁打包,市場化建設運營管理。2023年以來完成鄉鎮污水管網新改建43.5公裡,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12座。建設安全生態水系16.44公裡,新建防洪堤、護岸17.83公裡。

著力生態修復“治”到位。緊盯全面消滅水土流失斑目標,開展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2023年以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6548萬畝,小流域治理1.338萬畝。籌集3.8億元資金,依法全面關停流域內166家石材加工企業,關閉流域內41個礦山、102個礦點。對所有關閉礦山採用自然復綠、簡易覆土綠化和工程治理相結合措施,堅持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建則建,治理礦山面積超過6000畝,整治成效被中央生態環境督查辦公室納入全國典型案例。同時,嚴格落實古田溪生態流量保障措施,強化120座小水電站監督管理,水電站下泄流量合格率均達到100%,全面推動河流生態環境復蘇。

從健全機制到強化管理,古田縣持續提升基層河湖管護能力,通過綜合治水、系統治理,縣域內閩江、敖江流域水質顯著提高,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縣國省控斷面、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桃溪水庫水質優良比例已達100%。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的稱號。同時,通過積極推進水美鄉村建設,有效提升生態旅游發展勢頭,杉洋鎮入選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桃溪蘑菇部落、金翼之家等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古田縣不僅實現了“因水而美”,同時也為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生態宜居提供了有力的水環境支撐,讓水成為古田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動能源泉。(文/圖 福建河湖長制)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