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僑聯:創新僑建品牌 打造“僑胞之家”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僑聯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宗旨,發揮重點僑鄉資源優勢,履行僑聯工作職能,創建“雙向共治常態化、資源共享一體化、工作創新品牌化、貼心服務多元化”思明模式。該區僑聯先后獲得全國僑聯系統首批優秀“僑胞之家”及“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僑聯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僑聯系統先進組織”“福建省僑鄉文化名鎮”等。
真抓實干夯僑基 激發組織新活力
堅持黨建帶僑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僑務工作,把僑務工作納入基層黨建考核體系﹔健全僑聯主席會、常委會、全委會、基層聯席會、經驗交流會“五會”制度,建立“活動聯辦、品牌聯創”工作機制,推動市、區各類資源向基層傾斜﹔對標對表“貼心人”“實干家”等工作要求,開展基層僑務干部培訓,讓新思想在僑聯組織落地生根。
織密組織網絡。在全省率先實現區、街、居三級僑聯組織全覆蓋,成立區、街僑聯青年委員會,組建樓宇僑聯、商圈僑聯、新僑匯堂、老僑之家、海歸驛站等載體,構建起點、線、面結合的基層組織網絡,全區基層組織達117家。
建優僑胞之家。培育“一街一居一品一特色”,創造“示范推動、典型帶動、培優創建、固本提升”特色工作法,扎實抓好陣地建設,建立全國優秀僑胞之家1個、省級僑胞之家17個、省級五好示范點8個。大力推進“世界僑胞會客廳”建設,鼓浪嶼街道僑聯成為全省唯一的中國僑聯聯誼聯絡部基層聯系點。
“服務人才促發展 才聚思明共奮進”啟動儀式暨“思明新僑人才薈”活動。思明區僑聯供圖
涵養僑青資源。規范僑青組織,壯大僑青隊伍,健全傳幫帶的工作機制,在歸國留學生創業企業成立黨組織,發揮僑青優勢,搭建海內外僑青創新創業、溝通交流、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平台,打造“青燃五月”“書香僑青”等活動品牌,為僑聯傳承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服務大局獻僑力 賦能發展顯擔當
深化雙引雙招。搭僑引資、聚僑引智,創立全國首家商圈僑聯,發揮僑胞金融服務點、思明僑胞驛站作用,開展“走僑企、訪僑商、問僑情”活動,強化海內外僑資僑智交流,發動僑胞捐建“華僑冬奧冰雪博物館”,激發僑胞僑企參與地方建設積極性。
突出人才服務。主動服務區委人才戰略,舉薦人才發展顧問﹔創新“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模式,聯合區委組織部、廈門大學僑聯創建“思明新僑人才薈”服務品牌,開展“僑過來·留廈來”、僑青探科創等活動,舉辦海歸人才、金融人才招聘會,為269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高等院校及研究所提供人才交流平台。
共敘山海深情。積極開展閩寧對口協作,開展“青苗助學”活動,為武平、臨夏貧困高考學子和閩寧第一小學、彭陽縣第三小學學生捐款捐物,對口幫扶三明將樂縣,踴躍參與認田種糧﹔僑聯干部赴龍岩武平縣挂職,助力脫貧攻堅。
守正創新聯僑情 當好僑胞貼心人
創新“近鄰·暖僑”。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擴大服務覆蓋面,近年來,向近5000人次的僑界群眾送去黨委、政府及僑界愛心人士慰問金218萬多元。攜手普光寺、廈門國際銀行廈門分行開展“守護僑心”活動,慰問轄內80歲以上歸僑3255人次。創新“近鄰·暖僑”志願服務,建立“新僑+老僑”一對一幫扶機制,開展重點走訪幫扶。發動僑界愛心人士捐資參與“千份年夜飯、千份月餅”進社區活動,慰問僑界困難群眾,增強僑聯組織凝聚力。
僑批展廳第八期主題展覽。思明區僑聯供圖
依法維護僑益。開展“文明相伴 與法同行”沙龍、僑法線上知識問答等活動。完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聯合區司法局開通為僑服務的“維權法律直通車”,近年來,辦理各類來信來訪56件,結案率、滿意率均為100%。
做活海外聯誼。開展“僑領僑商思明行”活動,接待21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團僑領,加強經貿文化交流。推動僑批文化走進海外夏令營“雲課堂”,在中外交流互鑒中“亮起來”,運用“互聯網+海外聯誼”,與僑團僑領每日“雲問候”、每節“雲祝福”、每年“雲聯歡”、每逢換屆發賀信,多形式開展海外聯誼工作。
促進兩岸融合。以新媒體方式宣傳推介閩台文化,舉辦僑青台青手牽手、尋根思明、百人植百樹、書香悅享薈等活動,加強兩岸文旅交流合作,開展台青登陸“第一家園”工作實踐探索課題調研,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交往。
弘揚文化筑僑魂 傳承情懷樹品牌
做活僑鄉文脈。活化“華僑基因”,成立區華僑歷史學會,通過打造一座廣場、建設兩廳一館、拍攝三部專題片、出版四本書籍,活化世界記憶遺產僑批,守護鼓浪嶼華僑歷史文化。
做實尋根品牌。回應海外華人尋根期待,走遍福建70多個自然村落,成功為13個國家和地區58個家族、200多位華人華裔尋到祖籍地。
做深僑房文化。成立華僑新村歷史文化研究小組,以中山公園周邊老別墅為主體,組織僑房課題研究,收集整理並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各街道僑鄉建筑,留住鄉愁記憶。
思明僑界健步行活動。俞杰攝
做優文化傳承。深入挖掘僑鄉文化底蘊,成功打造2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連續12年深耕“中國夢 僑鄉情”書畫展文化品牌,每年舉辦不同主題的展覽,共征集20多個國家地區華人華裔作品1200多幅作品參展。舉辦海外華裔青少年網上特色夏令營,設計非遺課程,吸引來自海外近300人次相聚雲端。(林林 劉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