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暖心警色  增幸福成色

2025年01月10日11:43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暖心警色 增幸福成色

禾山派出所民警在圍裡東圍創意市集開展治安巡邏。

禾山派出所民警在圍裡東圍創意市集開展治安巡邏。

湖裡巡特警在轄區開展車輛武裝巡邏。

湖裡巡特警在轄區開展車輛武裝巡邏。

山海女警巡邏隊隊員在仙岳山開展治安巡邏。

山海女警巡邏隊隊員在仙岳山開展治安巡邏。

禾山派出所民警在五緣灣游艇碼頭開展安全檢查工作。

禾山派出所民警在五緣灣游艇碼頭開展安全檢查工作。

  永葆“闖”的精神、鼓足“創”的勁頭、發揚“干”的作風,特區發祥地湖裡正堅持應急與謀遠相結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乘風起勢。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過去一年,在全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同時,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警務工作新模式,以“專業+機制+大數據”賦能警務創新,打防並舉維護社會治安,低空警務助力治安管控,創新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提升社會治理水平,靠前創新守護生態環境,警檢聯動共治推動生態警務升級,守護群眾歲月靜好,保障湖裡歲歲安瀾。

  上坡路難走,力行則將至﹔頂風船難開,篤志則必達。2025年,湖裡公安分局將繼續牢牢把握新征程公安工作的前進方向,加快形成與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為城市繪就平安底色,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成色。

  智慧警務

  “專業+機制+大數據” 賦能基層治理

  2024年11月,湖裡公安分局在福建省治安風險隱患預測預警預防模型和實踐應用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這是分局在“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領域取得的又一個耀眼成績。

  改革是推動發展、制勝未來的關鍵一招。2024年,湖裡公安持續創新基層治理。作為全市第一批建設單位,2021年6月以來,湖裡公安分局通過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逐步探索和完善區級基層基礎管控中心湖裡特色運營模式。2024年,分局以“基層基礎管控中心+標准件”為依托,自主打磨完善了11個包括“實有人口預警核實”等在內的標准件。通過深化派出所“兩隊一室”警務改革,完善“警務團隊+網格警務團隊”兩級團隊,讓基層社區民警知道“干什麼、怎麼干、干到什麼程度”,實現精准警務、智慧警務的目標,成效顯著。

  同時,分局不斷深化“情指行”一體警務運行機制改革。2024年以來,分局以指揮情報中心為核心,打造專業“聯合指揮部”,推動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

  精准反詐

  以平安環境托舉經濟發展

  2024年9月,湖裡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在日常偵查中掌握到,有不法分子在社交視頻平台引流,通過包裝虛擬人設背景身份,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在鎖定相關証據后,分局30余名警力兵分6路,趕赴多地市同步收網。成功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查實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以新警務理念為先導、以新運行模式為關鍵、以新技術裝備為支撐、以新管理體系為保障,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高水平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為經濟發展繪就平安底色。分局通過建強用好偵查中心、大數據戰訓基地,整合專業力量,加強專業研判、優化專業流程、集成專業手段,健全多警種一體作戰、大兵團集群作戰的機制,不斷提升打擊攻堅水平。2024年,分局共開展9次“合戰”系列專項行動,破獲系列大案、要案。

  做精做專反詐宣防,分局深入開展“斷卡”專項行動,全力管住新開卡、控住存量卡,堵住非法買賣、出租、出借賬戶的漏洞,年內保持資金預警后“零被騙”,“兩卡”打處率位居全市前列。2024年,分局率先發起傳統侵財案件全國集群戰役,戰果顯赫。

  低空警務

  “空-地一體化”助力治安管控

  2025年1月1日,元旦假期的仙岳山游人如織,一名8歲女孩一個沒留神,就跟媽媽走散了。湖裡派出所民警攜手分局無人機處置隊隊員、山海女警巡邏隊員,8分鐘就將女孩找回。當日,民警共利用無人機幫4名走失未成年人找到家人。

  2024年,湖裡公安分局依托指揮情報中心正式組建無人機處置隊,並同步建設位於分局大樓、五緣灣音樂島、仙岳山公園的3處警用無人機機場,標志著分局“空-地一體化”警務模式邁出新步伐。通過無人機自動巡航與飛手機動巡防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對轄區空域的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無人機處置隊下設機庫巡查組和機動巡查組兩大板塊,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確保警力跟著警情走,精准投放。無人機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隱患,第一時間通過分局指揮調度平台指令相關責任單位核實處理。無人機輔助接處警,是分局科技創新賦能警務工作的生動實踐,為構建現代化警務體系注入了新動力,提升了警務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此外,無人機處置隊還深入參與到生態警務巡查、大型活動安保、日常空中巡查宣防等多項工作中,巡查圖像實時傳輸至分局指揮大廳,為領導決策、指揮調度、應急處置提供了直觀、實時的場景化支撐。自成立以來,分局無人機處置隊已展現出強大的實戰效能:先后協助處置各類警情35起,成功搜救落水人員5名。2024年累計飛行600余架次,飛行時長超300小時,以實際行動守護著轄區安寧和諧。

  高效調解

  轄區社會治理提檔升級

  分局以實際行動在護航發展中體現公安作為,不斷創新和優化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機制。2024年,分局緊抓特色基地優化升級契機,深化“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全面提升矛盾糾紛的研判支撐能力,為轄區和諧穩定筑起堅實防線。

  為有效提升矛盾糾紛的預警和處置效率,分局試點打造“大中心+防風險隱患專班”工作模式,通過牽引多部門快速支援、指導案事件全流程處置,自2024年6月份試運行以來,已累計跟蹤敏感矛盾糾紛50余起,顯著提升了矛盾糾紛的化解速度和效果。

  分局完善了“基層基礎管控中心+標准件”工作模式,在全市率先打造了重復報警矛盾糾紛挖掘模型。該模型榮獲福建省公安廳治安風險預測預警預防模型和實踐應用創新大賽三等獎,以及廈門市公安局第一屆“蘇頌杯”三等獎。

  在矛盾糾紛化解方式上,分局圍繞“四警四化”工作思路,大力推進矛盾糾紛警情多發區域警務陣地建設,並積極推廣禾山派出所社區民警就地接警、就近化解的經驗做法。

  分局依托街道“一站式”矛調中心,積極拓展“法制宣講、心理評估、司法銜接”等多項增值服務,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由“分線作戰”向“合成作戰”轉變。為進一步提升民警的矛盾糾紛調解能力,分局依托“大練兵”活動,在全市率先開展相關專項測試,進一步擴大規范要求熟知率。同時,創新打造分局“社區民警大講堂”,各所結合“法制夜校”“講評會”等常態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典型案例復盤剖析。通過各種“圓桌式”、互動式、接地氣的學習交流活動,不斷細化糾紛警情處置流程,切實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扎實推進至“最后一公裡”。分局的創新舉措和實踐成果,不僅有效提升了矛盾糾紛調解的效率和質量,還為轄區社會治理提檔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

  警檢聯動

  打造“共治型”生態協作守護圈

  2024年5月,湖裡區警檢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協作配合辦公室,在五緣灣生態警務工作站正式揭牌。“五緣灣涉及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環境保護,是分局建設生態警務的重要點位。”法制隊隊長王海峰介紹,新成立的辦公室將探索打造“打擊監督並重、生態公益並舉、檢查行政並聯、海灣陸岸並治、法治綜治並施”的“五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警檢協作新模式。

  2024年,分局以“綠水青山”為方向,靠前打造生態警務。積極探索前置、預防、共治“三型”生態警務,除了繼續打造更完善的五緣灣生態警務工作站外,還成立了仙岳山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前移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觸角。打造出五緣灣、仙岳山無人機空中“巡防帶”及五緣灣灣海護衛隊、仙岳山“步巡+車巡”女子巡邏服務隊等綜合性的巡防力量。疊加市局岸海一體智能防控、AI智能行為分析預警系統,全面開展“預防性”一體巡控,共救助走失群眾210余人、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隻,搶救瀕危野生植物200余株,成功處置人員被困礁石、兒童走失等突發狀況19起,協調解決生態領域企業實際問題19個。

  分局還聯合自然資源、市政園林、海洋等7家部門建立常態聯席制度,以“警檢聯動+台胞參與+社會共管”模式打造“共治型”湖裡生態協作守護圈,相關工作經驗在省公安廳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文/記者 房舒 通訊員 章啟明 圖/記者 林銘鴻 通訊員 高凌哲)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