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湖裡區創新推行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機制
日前,一起租賃合同糾紛訴訟中的原告向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法院(簡稱湖裡法院)申請對被告的財產進行保全,在提交了完整的保全申請材料后,原告收到了湖裡法院發出的《財產保全案件權利登記証書》[(2024)湖權登字第1號]。這一証書,標志著湖裡法院創新推出的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機制正式落地運行。
回應企業心聲 府院聯動探索新路
2024年6月,一份企業需求單通過廈門市湖裡區“親清一家人”平台轉到湖裡法院——湖裡區某建筑公司請求區政府協調湖裡法院使用“大保函”替代財產保全措施。
訴訟過程中,為確保勝訴權益得以實現,當事人經常會選擇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而財產保全的標的往往是企業的經營賬戶、不動產,甚至生產線,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不容小覷,甚至影響企業后續的償債能力。
基於企業的訴求和呼聲,湖裡法院迅速組織力量,對該院已受理的涉及該建筑公司的訴訟案件、執行案件進行排查統計,對保全情況、結案方式等進行分析,經走訪調研,形成了《關於以“履約擔保函”替代財產保全的可行性報告》,並召開專業法官會議討論后提交審委會研究。
在湖裡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湖裡法院、湖裡區企服辦牽頭,邀請涉訴企業、相關金融機構等多次召開座談會,協同推動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機制落地,解決企業訴求。
謹慎實踐運用 創新機制落地實施
在前期大量調研、座談、論証的基礎上,湖裡法院創新探索的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機制具備了可行性。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市分行據此為湖裡某建筑公司開立了《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函》,為湖裡某建筑公司的民商事案件生效裁判文書(包括民事調解書)所確定應承擔的給付金錢義務在1.5億元的范圍內提供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有效期一年。
2024年12月2日,珠海某公司因與湖裡某建筑公司存在建筑設備租賃合同糾紛,訴至湖裡法院並申請財產保全。經審查,珠海某公司的財產保全申請符合法律規定。2024年12月4日,湖裡法院向珠海某公司發出首份《財產保全案件權利登記証書》[(2024)湖權登字第1號],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機制正式落地運行。
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擔保函,珠海某公司的代理人心存疑慮。在承辦法官耐心地解釋溝通后,珠海某公司十分認可這一舉措,認為這種形式的擔保有了銀行的“信用背書”,避免了對被保全財產價值的擔憂,讓可能勝訴企業吃上了“定心丸”。
湖裡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湖裡法院將事后救濟的反擔保制度通過預先的授信轉化為事前防范,引入了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擔保人,對信用良好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被申請保全的所有金錢給付案件預先提供一定額度的反擔保,法院在相應額度內不再對企業採取保全措施,而是向申請人出具權利登記証書保障其權益。該做法優化了財產保全反擔保流程,拓寬了替代財產保全措施的路徑,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同時也促進立審執高效銜接,實現糾紛一攬子化解。
“新機制下,人民法院隻需審查保全申請是否在反擔保額度范圍內,無需採取具體保全措施,簡化了保全流程,避免了爭議。”湖裡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反擔保人的加入,一旦企業未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則由反擔保人直接承擔擔保責任,申請人的權益得到了更為有力的保障,也能有效避免財產保全措施可能對被保全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負面影響,維護市場秩序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該機制以企業的信用為基礎,激發了征信良好企業的信用紅利,對引導企業加強自身信用建設產生助推作用,彰顯了司法的智慧與溫度。
糾紛也能共贏 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近年來,湖裡區堅持“企業至上,服務發展”理念,探索創新“前台+中台+后台”聯動服務機制,通過線上“親清一家人”湖裡一站式企業服務平台和線下湖裡區企業服務中心,共受理訴求超3500件,訴求辦結率為99.74%,企業滿意率達97.75%,有效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湖裡區探索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改革舉措,全力打造“親”上加“清”的營商環境。如今,以首份《財產保全案件權利登記証書》為起點,湖裡區以法治為基石,不斷促進優化營商環境走深走實。湖裡法院將通過試點,逐步擴大適用規模,推進在不同當事人、不同案件類型中推廣應用,形成標准化操作流程和規范,為司法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針對此類案件的信息化管理。”湖裡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案件由不同庭室審理,因此在企業涉訴案件所需保函額度等方面,需要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在湖裡區委、區政府支持下,湖裡法院正在積極搭建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信息化管理平台,對案件保全情況、保函額度變動等實時把控,實現信息共享。
湖裡區企服辦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將總結相關經驗,繼續探索推出更多服務企業產品,通過建立涉企共性問題解決長效機制,實現解決一個訴求,破解一類問題、優化一類服務、受益一批企業。(鄒玒 楊培健 葉翔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