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  福建“檢察護企”行穩致遠

2025年01月15日13:12 |
小字號

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自2024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以來,福建省檢察機關把“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推進護企舉措落實見效,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加強對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保護,持續擦亮“親清護企”檢察品牌,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壯大行穩致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解內憂:助企業練好“內功”鏟腐敗

企業內部腐敗問題嚴重侵蝕著企業的健康發展。

2018年11月以來,上海某公司下屬晉江子公司負責房地產銷售業務的員工陳某、張某等人,通過篡改三個自銷的購房客戶為分銷客戶,套取該公司房產銷售佣金88萬余元。

晉江市檢察院依法介入引導偵查,調取大量交易明細等証據后形成完整証據鏈。最終,法院以職務侵佔罪判處陳某、張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至一年三個月不等,追回損失90萬余元。“企業內部資金流巨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關鍵崗位的人員禁不住誘惑,侵吞企業財產、挪用企業資金、商業賄賂等問題多發,有些案件雖然金額不大,但影響不可估量。”晉江市檢察院承辦檢察官介紹,該院在嚴懲企業內部犯罪的同時,也助力企業和企業家增強依法經營、用法維權的法治意識。

全省檢察機關切實解決企業內部腐敗等痛點問題。針對走訪調研中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內部腐敗等問題,積極採取務實舉措。省檢察院會同省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企業高管任職資格以及從業禁止專項監督行動”,篩查違規擔任企業高管線索,督促144家經營主體完成從業禁止高管人員調整,並將7人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進行聯合懲戒。福州市檢察院出台懲治和預防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20條意見,制作《民營企業內部刑事犯罪風險防范手冊》,以檢察履職助力提振發展信心。

數據顯示,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5193人,清理涉企刑事“挂案”44件,督促解凍賬戶資金2200余萬元,幫助企業追贓挽損2.05億余元。

排外患:守護企業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保護好創新成果不僅關乎公平的市場秩序維護,更關乎企業內生動力的釋放,關乎企業家干勁的發揮。

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期間,蔡某某、郭某某等人為牟利和獲得平台流量,共謀從河南新鄉低價購進假冒南孚電池,通過物流寄至福清倉庫,隨后在5家電商平台店鋪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預售,杜某某則按照平台銷售數據填寫供貨單據后,將假冒南孚電池配送至電商平台倉庫以供銷售,銷售時間長、范圍廣,給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的品牌聲譽、市場秩序造成了嚴重侵害。

南平市延平區檢察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對蔡某某、郭某某、杜某某依法提起公訴。一審法院依法採納檢察機關認定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分別判處蔡某某、郭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判處杜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案件判決后,延平區檢察院組織“檢察護企”法治護航團隊成員深入被害企業,開展“檢察護企”座談會,立足檢察職能,從服務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主動問詢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需求,力求從司法實務和法律層面為企業保駕護航。

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是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全省檢察機關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護企融合發力,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數據顯示,全省檢察機關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796人,辦理相關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01件。省檢察院、廈門市檢察機關成功辦理一起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系列糾紛民事檢察監督案,系全省首例知識產權民事抗訴並獲法院再審改判支持的案件。省檢察院常態化開展“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泉州市檢察院研發“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監督平台”,篩查惡意訴訟線索105條依法推進監督。

化風險:助推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福州市台江區檢察院在辦理福建某保險公司申請立案監督的敲詐勒索案時發現,福建省有保險消費者通過偽造保單違規的事實和提供虛假証據,向行業監管部門反復投訴和舉報,迫使保險公司支付超高額退保金,致使公司利益受損。

為了及時加以規制,減輕和避免給保險公司造成更大損失,經福州市檢察院統籌指導,2023年5月,台江區檢察院以全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數字檢察專項行動為契機,研發惡意退保“黑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向金融監管部門、各保險公司調取相關數據,設置“在多個保險公司均超額退保”“退保金額比例高於平均值”“短期內投訴異常”等條件,通過數據匹配、碰撞,排查疑似被代理客戶,從中深挖客戶背后涉嫌敲詐勒索的“黑產”人員以及保險公司“內鬼”。

通過該模型,檢察機關共發現代理“黑產”的團伙15個,經上級檢察院統籌和指導,台江區檢察院向公安機關發出線索移送函11份,從中立案團伙犯罪4件,其中已對李某等10人以敲詐勒索罪提起公訴,其他案件正在積極偵辦中。

全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數字檢察引擎作用,賦能“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構建“空殼公司”清理、“惡意退保黑產”等涉企領域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21個,推動涉企法律監督從個案監督向類案監督、社會治理延伸。省檢察院統籌推廣“惡意退保黑產”法律監督模型適用,指導深挖客戶背后涉嫌敲詐勒索的“黑產”人員以及保險公司“內鬼”。福州市檢察院構建涉企犯罪案件財產刑執行監督模型,幫助40余家被害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南平、寧德等地構建“空殼”茶企虛開發票、騙取退稅法律監督模型,發現線索63條,依法制發檢察建議。(雷閩娟 鄭恬恬)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