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泉州惠安:加快推進灌區改造升級  持續強化灌區規范管理

2025年01月20日10:35 |
小字號

近期,在惠女水庫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建設工人正在搶抓冬春水利施工的黃金季節,配合機械設備有條不紊地對骨干渠進行防滲加固處理,不斷刷新施工“進度條”。

惠女水庫灌區改造項目施工緊張有序

惠女水庫灌區改造項目施工緊張有序

據了解,該項目涉及惠安縣11個鎮,總投入5589.04萬元,於2023年8月啟動,建設內容包括渠首工程改造1處、渠道工程改造15.79公裡、排水工程改造2.48公裡、新建箱涵1處、改造放水閘10座,配套計量設施61套,建立信息化平台等。

“惠女灌區改造工程是我縣‘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重點項目,我局高度重視,成立工作專班,緊盯關鍵節點、優化服務保障,強力抓好項目落地實施。”惠安縣水利局副局長楊亮說,“項目全面建成后,將改善灌溉面積3.2萬畝,恢復灌溉面積1.4萬畝。屆時,惠安及周邊農田灌溉效率和質量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據介紹,“惠女水庫”原名“烏潭水庫”,1959年為紀念惠安女建設水庫的貢獻而更名。惠女水庫中型灌區的續建與節水改造,是當地持續傳承弘揚“惠女精神”的生動體現。21世紀以來,惠女水庫中型灌區歷經改渠引水、灌排配套、渠系清淤、節水改造等多次現代化水利建設,通過一代又一代惠安水利人的辛勤付出,在一段段渠系改造中煥發出勃勃生機,在一次次升級優化中展現全新面貌,2023年,惠女水庫灌區獲福建省節水型灌區稱號。

灌區稻香園示范片農業基地蔬果長勢喜人

灌區稻香園示范片農業基地蔬果長勢喜人

建設難,管理也不易,惠安縣共有大大小小水利工程數以百計,這些水利工程依水而建,數量眾多、種類多樣、分布廣泛。

劃范圍、明職能、定標准、明流程……惠安縣灌區管理單位開啟一場名為“大庫帶小庫”的體制改革。

何為“大庫”?即成立直屬水庫水資源調配中心,將“惠安縣惠女水庫管理局”和“惠安縣菱溪陳田水庫管理處”等灌區管理單位職能全部囊括合並,下設16個水庫管理站(中心),集中管理了涵蓋水庫大壩、水閘、渠道、河道等眾多水利工程。

“改名字”只是灌區改革破題的“起手式”。

在經費上,將所轄水利工程的原水費及發電等經營收入,刨去用於運營和維護等必要經費外,向以往並無經營收入的其他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撥付,用於工程的日常維修養護。原水費的收取與當地公益性水利工程數量相挂鉤,以惠安為例,當地通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將原水價格從0.35(0.28)元/噸提升到0.55元/噸(直供工業原水1.20元/噸),實現灌區內收支平衡、“以水養水”。

在管理上,結合灌區管理橫跨多個行政區等特點,通過統籌人員配備、優化管理方式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同時,建立健全管理責任機制,明確各方責任,建立起一套上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協調配合,下到股、站(點)的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統籌加強對灌區的統一管理和維護。

“大庫帶小庫”機制的建立,推動了灌區工程管養、輸配水、人員調配、經費保障等“一盤棋”管理,促進了灌區可持續發展,“五庫聯通”“一縣一網”等典型經驗在惠安大地上不斷涌現,在治水興水過程中孕育的“惠女精神”也在不斷傳承和續寫。

“當前,灌區管理或多或少存在‘多頭管理’又‘多頭不管’的現象,泉州市協調推進大中型灌區改革提煉的經驗,給我省灌區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與借鑒。”福建省水利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圖 福建省水利建設中心)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