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蕉城漳灣鎮:“頭雁領航”賦能鄉村振興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聽聞村裡荒地臭水溝變身文化公園,我特意從外地趕回,變化太大了!”近日,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增坂村村民李安青這樣評價村裡嶄新的文化公園。曾經污水橫流、垃圾漂浮的場景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綠植繁茂、歡聲笑語的景象。
2024年,漳灣鎮黨委政府精心組織的“頭雁領航”擂台比武活動,在全鎮28個村(社區)全面展開。此次活動涵蓋120余個領辦項目,涉及村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兩違”綜合治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推動鄉村與社區實現美麗蝶變,激活基層治理新效能,為漳灣鎮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頭雁”驅動:荒地變鄉村亮點
走進增坂村文化公園,平整的步道上情侶攜手漫步,綠植旁孩童嬉笑玩耍,古色古香的亭廊內老人悠閑晒太陽、拉家常。1月2日,佔地五千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正式揭牌啟用。
“過去,這片區域破敗不堪,雜草叢中藏著散發惡臭的水池,夏日刺鼻氣味彌漫。”李安青回憶道。增坂村黨支部書記李安均感慨:“村民對這塊荒地問題反映已久,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解決。多虧鎮裡的‘頭雁領航’比武活動,才讓這塊‘頭疼地’得以改造。”
“改造文化公園面臨資金、審批、動遷等諸多難題。”李安均表示。
在漳灣鎮黨委引領下,增坂村“兩委”廣泛收集民意,將村居環境整治列為全年重點攻堅項目。村集體因拆遷獲得的款項成為啟動資金。李安均帶領村“兩委”成員反復研討規劃,邀請專業設計團隊實地勘察,確保資金合理使用。施工期間,村干部堅守現場,及時協調各類突發狀況。
下凡村文化公園投入使用,村民茶余飯后有了休閑好去處。周濤攝
項目推進中,干部隊伍得到鍛煉。李安均舉例,文化公園設計之初,征集村民意見時收到眾多建議,如是否建亭廊、噴泉,公園設多少石桌椅等,意見繁雜且矛盾。村干部挨家挨戶走訪,梳理整合合理訴求,融入設計方案。
同時,增坂村注重文化植入,在公園文化長廊展示村史變遷、民俗風情,喚起村民集體記憶。如今,文化公園成了村民休閑健身的理想去處,昔日環境痛點轉變為鄉村生活新亮點,增坂村在“頭雁領航”活動中交出出色答卷。
“頭雁領航”:鍛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漳灣鎮“飛地”下凡村,地處寧德市主城區東部,周邊高校、交通樞紐、商業場所環繞。2023年4月,陳序明擔任下凡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彼時,村內歷史遺留問題錯綜復雜,發展面臨困境。陳序明決心從提升村容村貌、增進村民幸福感入手,凝聚人心,推動村庄發展。
貝頭村村道“白改黑”實現基礎設施品質升級,提升道路美觀度和居民出行舒適度。漳灣鎮政府供圖
2024年,村庄休閑文化公園項目啟動,陳序明親自負責。同年1月,公園破土動工,歷經半年施工,於6月底順利竣工。這座佔地3666平方米、投入126.4萬元的公園,設有百孝長廊、七星池、健身操場等設施,為村民打造休閑娛樂理想之地,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黨支部引領下全村共建家園的凝聚力。
項目推進並非一帆風順。休閑公園原址歸村老人會,部分村民私搭亂建,得知要拆遷建公園后,部分村民抵觸情緒嚴重。陳序明迅速組織村“兩委”,聯合村老人會中有威望的長者及村內鄉賢,開展“攻堅行動”。
官井村角落裡的“夜間籃球場”,滿足群眾就近就便健身的需求。漳灣鎮政府供圖
陳序明以身作則,帶領年輕干部挨家挨戶與村民溝通,毫無保留地傳授做群眾工作的經驗。年輕干部小陳感慨:“跟著書記跑了幾次,深刻體會到做群眾工作,耐心和真誠必不可少。”通過“老帶新”“強幫弱”的幫帶模式,村委班子成員協作更加默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顯著提升。
自2024年“頭雁領航”行動開展以來,下凡村“兩委”持續推進村道拓寬、停車位增設等項目,贏得村民認可。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下凡村實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鍛造出一支能干事、干成事、守底線的優秀干部隊伍,為村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頭雁領航”賦能:創新社區治理模式
與下凡村一路之隔的金馬社區,居住著來自七都三嶼、漳灣馬山、門下等17個重點項目的房屋征遷安置群眾。原本分散在不同村落的居民齊聚一個社區,如何打破村落界限,實現相互接納與融合,成為金馬社區在“頭雁領航”擂台比武活動中,“兩委”重點解決的關鍵問題。
金馬社區“兩委”秉持“黨建引領”核心理念,深知社區治理需凝聚各方力量。眾多征遷安置群眾初入社區,帶著原村落生活習慣與社交模式,部分居民以原村落為單位“抱團”,對其他村落居民融入存在抵觸情緒,影響社區和諧氛圍與長遠發展。
為化解難題,金馬社區“兩委”積極行動,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各類黨建活動,吸引不同村落黨員參與,通過黨員帶頭示范,傳遞團結融合理念。同時,廣泛發動社區志願者力量,深入小區了解居民需求,促進不同村落居民溝通交流。
社區精心策劃系列文化活動,如舉辦鄰裡節、民俗文化展等,為居民搭建互動平台,增進彼此了解與信任。在這些活動中,不同村落居民共同參與,分享文化特色與生活趣事,逐漸打破隔閡。
在社區治理事務中,金馬社區“兩委”積極邀請居民代表參與決策,傾聽各方聲音,讓居民感受自己是社區主人。無論是社區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建設,還是社區服務提升等事項,都充分征求居民意見,確保決策體現全體居民共同利益。
2024年底,金馬社區孝老食堂正式揭牌運營。周濤攝
金馬社區黨支部書記王賜才介紹:“我們邀請居民代表、物業等共同商討社區治理良策,聚焦民生領域,梳理出充電樁建設、互助孝老食堂建設、小區污水管道疏通改造等五個重點項目。”
2024年年底,社區充電樁與互助孝老食堂建成投用,解決了居民“飛線”充電的消防安全隱患和700多位社區老人的用餐問題,提升了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此外,污水管道疏通改造、鎮波路延伸段道路、雅居(二期)服務中心提升工程也在穩步推進。
漳灣鎮的“頭雁領航”擂台比武活動,通過一個個項目推進,改善了鄉村和社區環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鍛煉了干部隊伍,激發了基層治理活力,為鄉村振興和社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未來,漳灣鎮將繼續以“頭雁領航”為引領,鞏固現有成果的同時,推動更多領域發展與變革,書寫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的嶄新篇章。(周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