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1萬元創業補貼、2000元生活補貼……莆田出台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行動計劃

2025年01月21日12:01 |
小字號

近日,莆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台“莆惠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行動計劃,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促進並重、政策激勵和服務助力並舉、整體推進和重點幫扶並行,挖渠道、優服務、兜底線、強保障,確保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

實施“樂業莆田”擴崗行動

擴大崗位供給。穩定政策性崗位和公共部門崗位,持續穩定公務員、事業單位(含教師、衛生)招考(聘)規模,發揮國有企業示范作用,配合國資部門辦好“國聘行動”。開發市場化崗位,每條重點產業鏈指定1家以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接用人需求,依托“全市一張圖”的產業人才地圖指導策劃產業鏈招聘專線不少於13條。

落實求職補貼政策。對畢業年度在莆就業的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按照專科、本科一次性給予畢業生個人1000元、2000元生活補貼,非莆籍畢業生再分別增加300元生活補貼。生活補貼按照“就高從優不重復”原則執行。對畢業年度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特困人員、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及殘疾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2000元。

支持靈活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到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等領域靈活就業,統籌實施職業傷害保障、靈活就業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政策,強化靈活就業政策保障。推廣新就業形態新型用工關系協議參考文本,促進新就業形態規范發展。

實施“筑夢莆田”領航行動

規范就業見習補貼政策。完善見習崗位統一招募機制,發動莆田市各級就業見習基地拓展一批就業見習崗位,幫助畢業生等青年提升實踐能力。對吸納符合條件高校畢業生見習的單位,市級基地見習補助標准按不高於莆田市最低工資標准的150%,縣(區、管委會)級基地見習補助標准按不高於莆田市最低工資標准的120%。

鼓勵畢業生多元化就業。增加高校畢業生升學深造機會,積極落實退役大學生入伍補助金發放、專升本、學費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積極爭取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及早組織完成各類升學招生計劃。積極吸納應屆畢業生從事博士后、科研輔助研究、學術助理等科研助理工作。

實施“創翼莆田”扶持行動

提高創業補貼標准。提高一次性創業補貼補助標准,對在莆田市首次注冊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並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予以1萬元的創業補貼,符合條件的可予以社保補貼。組織開展好創業創新加大政策優惠力度,引導畢業生創新創業集聚發展,減輕和消除大學生創業后顧之憂。

給予金融稅收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申請最高額度30萬元、最長期限3年的創業擔保貸款﹔放寬小微企業申請條件,創辦小微企業的可申請最高額度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按照規定予以貼息。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36個月)內按每戶每年24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當年度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實施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

培育創業主體。組織市級創業導師開展創業巡診、創業指導等服務﹔開展創業成功和在創人員開展創業論壇或創業沙龍等交流活動,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舉辦第二屆“創翼莆田”創業創新大賽,發掘和培育一批優秀團隊和項目,對優秀項目予以3萬-10萬元的資助,著力激發創業創新動力。

實施“壺蘭工匠”技能行動

強化職業培訓。實施莆田市“壺蘭工匠”技能人才培育計劃(2025-2027年),依托職業院校、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根據畢業生需求制定培訓項目清單,開展訂單式、定向式、針對性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馬蘭花創業培訓。

加強技能人才培育。依托省級職業訓練院、職業技能提升實訓基地、產業鏈頭部企業實訓基地,推行“企業下單+基地接單+職工用單”培養模式,精准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技能提升,推行“畢業証書+技能等級証書”。鼓勵依托第三方機構開展以就業為目標的短期定向培訓,學員培訓考核合格后在莆田市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按每人300元的標准給予培訓機構促進就業獎勵補助(整班培訓合格學員在本市就業率達80%以上的,按全班培訓合格學員人數享受促進就業獎勵補助)。

實施“活力莆田”賦能行動

落實失業保險減負政策。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至1%,減輕經營主體成本負擔,支持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做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予以1500元/人的擴崗補助,實施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鼓勵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其為上述人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最長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積極向符合補貼申報條件的企業精准開展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宣傳,並告知申報流程,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申領補貼,切實減輕企業用工成本。

實施“才聚莆陽”引智行動

組織“點對點”引才招聘。依托駐外招才引智中心,“點對點”加強與駐地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人力資源等機構溝通對接,常態化開展人才交流活動,拓展重點產業鏈引才用才渠道。聚焦與莆田市緊缺人才需求匹配度較高的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等,針對性開展高校畢業生“點對點”招聘活動。

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建設。依托“全市一張圖”平台,持續開展人才信息數據化整理,完善“莆田人才庫”“企業人才檔案”“人才地圖”,動態更新共享人才資源,著力推動人才資源“一網歸集”。健全專家和優秀人才聯系服務制度,依托人才綜合服務窗口、“數智人社”等平台,著力推動人才政策“一鍵知曉”、人才辦事“一站入口”、人才服務“一碼即享”。

實施“暖心就業”幫扶行動

強化供需對接。深入開展“人社局長訪企拓崗”“書記市長送崗留才進校園”等活動,密集組織開展“春風行動”“職引未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民營企業服務月”“百日千萬招聘”“金秋招聘月”等活動,重點組織線下招聘服務,提升品牌影響力。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加大力度組織用人單位進校招聘。

強化“1131”服務。6月底前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公開信、政策服務清單、服務機構目錄等清單。7月底前人社、教育完成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銜接。全面落實實名幫扶,對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逐一聯系,了解就業需求,有針對性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及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

做好就業幫扶。聚焦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脫貧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做實台賬,實施動態管理,制定“一人一策”幫扶計劃。及時關注求職受阻、面臨特殊困難的未就業畢業生,確保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畢業生100%實現就業。

實施“就在莆田”保障行動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同配合,聚焦各項目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舉措,強化工作督導,有效推動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各高校要強化畢業生就業工作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部署,靠前推動落實,確保完成本地高校畢業生就業目標任務。

提高服務效能。分類梳理、公布政策服務清單,組織開展系列政策推介活動,優化政策宣傳解讀,辦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一件事,“就業服務體驗官”活動,大力推廣“直補快辦”經辦模式,精准有效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知曉度和落實率。

強化權益保障。嚴格落實公平就業制度,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清理整頓,嚴厲打擊虛假招聘、售賣簡歷、“培訓貸”、就業歧視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警示引導,及時發布防范求職陷阱的專門提醒,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幫助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提升防范意識。(莆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