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百年萌獅鬧新春,千年古鎮更精神

視頻攝制:楊灝昱、張瑨
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在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鎮,非遺肥獅表演傳承人林正玉正緊鑼密鼓地為新春表演做准備。
毛筆蘸上金粉,小心翼翼為獅頭描色﹔一根根被細細梳理的獅毛,讓獅身看起來更圓滾滾。經過精心裝扮的肥獅將以煥然一新的姿態,在春節期間參加各類民俗表演。
嵩口非遺肥獅。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肥獅因其獨特造型,備受當地老百姓喜愛。林正玉介紹,“造型其實和當地就地取材有關。當時的嵩口人用谷篩作為獅頭的頭架,再用棉花一層層黏上去,並用金粉涂裱,獅毛是樹皮編制起來的,獅身內襯則是用棉被做成的。舊時農閑鮮少有娛樂活動,就用生產生活工具制作出了一隻這樣的獅子來舞,讓日子過得更加有滋有味些。”
肥獅在嵩口古鎮鶴形路上表演。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這一舞就是100多年,肥獅表演已成為當地人祈求平安豐收、生意興隆的傳統,也是嵩口民俗文化項目之一。
嵩口是一座被大樟溪環繞的千年古鎮。古時,來自仙游、閩清、莆田、尤溪等地的豐富物產在嵩口中轉。最繁忙的時候,停泊在嵩口碼頭的船隻多達上百條,綿延幾公裡。
肥獅的毛取自樹皮,染以各色顏料,顏色較為鮮艷奪目。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沿著嵩口古渡口拾級而上,古道旁古厝、店鋪的外表雖古朴滄桑,裡面有的是民俗博物館,有的是小吃店,有的則是展銷非遺工藝品,每一處都獨具魅力。
在古鎮一家文創店裡,記者看到憨態可掬的肥獅被制成冰箱貼、鑰匙扣等文創產品,擺放位置頗為顯眼,一推門進來就可以見到。
古鎮文創店裡的肥獅鑰匙挂件。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這是專門為肥獅發起的文創項目,后續計劃拓展到帆布包袋、禮品禮盒、茶葉包裝盒等,並與當地特色產品,如李子酒、梅子酒的包裝結合,以文創產品提升肥獅文化的傳播度和當地文化的影響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嵩口鎮宣傳干事陳首先介紹。
因時而進,融入日常生活,這正是非遺旺盛生命力的體現。
肥獅表演鬧新春。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2025年元旦以來,林正玉已外出參加多場文藝表演,與多地市民游客近距離互動。不少游客因肥獅表演對嵩口古鎮產生濃厚興趣,紛紛慕名前來旅游觀光,有力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肥獅出生於嵩口,又不止於嵩口,它承載的文化記憶有更廣的生命空間。”林正玉說。
“下一步,嵩口將借鑒泉州等地的成功經驗,加強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學習,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進一步拓展文創產品類型,如制作手辦、抱枕等,並聯合大企業進行開發生產,提升肥獅文化的市場影響力,推動嵩口古鎮文化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陳首先說。
嵩口古鎮航拍圖。陳首先攝
2024年,嵩口古鎮接待游客達173多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96億元,鄉村文創、古建研學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