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縣以智慧手段拓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
老人下單 服務上門(新春走基層·山鄉新畫卷)
屋對面,陽光映照滿山青翠﹔院牆邊,木籬笆圍起一壟菜地。
吃過午飯,80歲的福建三明市大田縣石牌鎮上坡村村民鄭有托坐在輪椅上,和老伴林桂香一起在院子裡晒太陽。
“阿公,今天我來給你理發!”梳著利落馬尾、穿著紅色馬甲的陳秀春是大田縣居敬澤惠養老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的一名孝老員,“老人打個電話,我們就接單服務。”
“今年我要精神點。”鄭有托用專用手機叫了上門理發服務,服務中心的智慧平台立刻根據定位將訂單推給附近的陳秀春。
幫鄭有托捏了幾下肩膀,陳秀春隨即抖開防塵布,拿起推子和梳子,嫻熟地修剪起頭發。
“上門理發一次20元,不貴!每個月政府還給我們50元養老服務補助。”鄭有托笑得開心。
老人一鍵撥打電話,孝老員就能上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多樣服務,這是大田縣自2016年開始探索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以前哪裡能想到有這樣的方便?”幾年前,鄭有托因摔倒導致雙腿癱瘓,老伴腿腳也不好,一遇上要出門,家裡人就發愁。“就拿理發來說,最近的理發店在鎮上,要推著輪椅走上20分鐘。”林桂香說。
大田縣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6萬人,其中約87%都居住在農村。山高路遠、居所分散,理發、洗澡、換燈泡……這些生活小事,對行動不便的老人而言卻是大難題。
如何有效增加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政府培育,市場運營,社會參與。”大田縣民政局局長黃桂珍給出答案。
養老院、農村幸福院、小賣部、理發店、餐館……電子屏幕上,一個個小三角形在地圖上跳躍。服務中心負責人蔣聯鬆介紹,服務中心構建智慧平台,納入1112家經營主體與2000多人的孝老員隊伍,平台智能調度,就近提供36項助老服務。
陳秀春就是其中的一員。兩年前,陳秀春當起了專職孝老員。喂飯、理發、保潔、助浴、按摩……陳秀春會干的項目不少。“這些事看著簡單,都有操作規范,老人的事情馬虎不得。”服務中心組織的護理培訓,陳秀春一場不落。忙起來,她一天能接十幾單,一個月能掙六七千元。
截至目前,大田縣已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上門服務130萬人次。
鄭有托豎起大拇指,“生活裡的大事小事都有人托底,這個政策好!”
“阿公,下回見!”陳秀春熱情道別。
屋裡,孩子們歡樂地玩鬧﹔屋外,老兩口又拉起家常……又是一個舒心年。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2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