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新年新打算(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春節假期接近尾聲,年味意猶未盡。人們依依不舍地收拾行囊、准備返程,擼起袖子,去書寫新一年的奮斗故事。
行囊裡有什麼?有父母准備的家常食材和滿腹牽挂,有好友送來的家鄉特產和真摯祝福,有旅行途中精心挑選的紀念品和美好回憶,還有人們對新一年翹首企足的盼望,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與希望。鄉親們盼著好收成,工人們心系工程進度,科學家探尋新的研究方向,大人希望孩子茁壯成長,子女祝願父母健康平安……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我們來聽聽大家朴素而真摯的新打算、新計劃,感受人們奮斗的溫暖動力。新的一年,以蛇行千裡的勁頭,堅定信心、滿懷希望,開拓進取、頑強奮斗。
——編 者
正月初五一大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施吳村黨總支書記黃華寶就出了門。他惦記著村裡的藍莓,幾天不見就有點不踏實。村裡的“5G藍莓”基地裡,不少飽滿圓潤的藍莓已挂上枝頭。
“這兩年,基地配備了精准滴灌和溫濕控制系統,藍莓質量有了保障,銷路也不成問題,成了村裡的支柱產業。”黃華寶輕輕摸著一顆顆藍莓,眼裡的愛惜快要溢出來。他叮囑基地負責人梅儀和:“預計再過一段時間藍莓就能大批量成熟,這段時間非常關鍵,管理上千萬不能放鬆。”
今年,村裡爭取到了縣裡的農業項目幫扶資金360萬元,主要用於新一批藍莓大棚的建設。黃華寶信心十足:“我們要繼續優化產業結構,不僅要大力發展高效農業,還要積極探索更多適合村裡實際的特色產業,爭取在2025年進入‘百萬強村’行列。”
湖南省邵東市野雞坪鎮梅田村,李善友蹲在田埂上查看溝渠排灌情況。
作為邵東市友群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這幾年,李善友與幾十個種田老把式、新農人一起,陸續流轉土地4200多畝,分為5個片區,交給大家種水稻。比技術、比管理、比科技,5支隊伍攢著勁,數千畝良田成了競賽場。去年,合作社早中晚稻加起來收獲3000多噸。
“新的一年,產量還會更高,收益會更好。”李善友的期待並非沒有理由。1900多畝土地已經完成高標准農田改造,在國家“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合作社還更新了近20台農機,重建了烘干廠房。
“合作社在上一年試種的基礎上,大面積擴種油菜,發展‘稻稻油’模式,高效利用冬閑的土地。”李善友說,“眼下,就是管好后半程,把油菜的好收成實實在在裝進口袋。”
智能機械臂精准揮舞,物流機器人高效完成上下料運輸,人工智能賦能視覺檢測協同作業……正月初五,北京小米汽車工廠車身車間內,仍然一派繁忙。2024年小米汽車交付超13.5萬台。
“超過700個工業機器人投入使用,關鍵工藝實現100%自動化。”小米汽車工廠生產管理部負責人李光宇介紹,“我們已經開工,正全力進行訂單生產。”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小米汽車都是從北京小米汽車工廠生產下線。“新年新車型,除了小米SU7,2025年我們還將推出包括小米SU7 Ultra、小米YU7等新車型。”李光宇說,“作為智能制造的代表,目前工廠已經向公眾開放預約參觀。希望大家都能到工廠參觀,看看智能制造的先進實力。”
一場大雪過后,遼寧省盤錦市的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儲氣庫群銀裝素裹。遼河油田(盤錦)儲氣庫有限公司雙台子儲氣庫員工丁野背上工具包,快步登上二層操作平台。“春節假期期間,下游工業用戶用氣量減少,這幾天每天採氣量要從2300萬立方米逐步下調至1300萬立方米。”丁野跺了跺腳上的積雪說。
在不足2平方米的操作空間裡,丁野每隔1分鐘就要與中控室確認閥門開度。新的一年,丁野有兩個願望:“一個是產量,一個是安全。2024年雙台子儲氣庫總採氣量是22.2億立方米,今年再增產﹔安全是保障,抓好細節不能懈怠,確保平安。”
初五一早,中建三局項目技術總監林秉耿早早來到福建省廈門市翔安機場航站區二標段項目建設現場,與同事們一起進行室內裝飾裝修吊頂格柵和採光天窗兩側裝飾板安裝的復核施工,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工程順利推進。林秉耿見証了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拔地而起的全過程。
“新的一年,錨定‘2025年底基本建成’的進度,我手頭的任務要抓緊完成。”談起自己的心願,林秉耿說,“我媽媽還沒坐過飛機,等機場建成后,我想帶她來這兒坐一次飛機,看看她兒子參與建設的機場!”
山東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黃河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前不久,項目正式邁入網格施工的階段,為確保施工緊扣設計方案,中建八局一公司項目設計人員張栓栓沒有回家過年。春節復工后,項目馬上要開展預制看台及索膜結構施工。“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是一次寶貴的經歷,容不得半點懈怠。”張栓栓充滿干勁,“做好每一個施工階段的設計工作,爭取讓足球場在2026年竣工交付。”
前不久,南開大學智能光子研究院祝寧華院士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首次設計並構建了集成薄膜鈮酸鋰光子毫米波雷達,是目前我國分辨率最高的片上光子雷達。新的一年,團隊致力於構建一套“智慧感知網絡”,研發集通信、感知與計算於一體的智能芯片。“該芯片將賦予雷達探測、5G/6G通信及邊緣計算的功能,仿佛為每個雷達裝備了一個‘思考的大腦’。當這種芯片被集成於車載雷達時,車輛不僅能夠識別百米開外的障礙物,還能與其他車輛實時通信,共享道路信息,帶來更多便利。”祝寧華說。
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裡,經過一個月加班加點的實驗,一款綠色農藥殺虫劑被成功鎖定,研究員郝格非鬆了一口氣。2024年,郝格非所在的團隊完善了可用於農藥分子靶標發現的平台,可以大大節省綠色農藥研發與評價的時間和成本。郝格非說:“新的一年,希望建起農藥信息學系統,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關專家深化合作,研發出更多更好的綠色農藥。”
(本報記者田先進、王昊男、胡婧怡、王者、劉曉宇、武少民、蘇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3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