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食品集團副總裁許陽陽:“味”來可期,培育壯大高端食品產業集群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福州2月6日電 (記者陳藍燕)“福建堪稱全國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的一方高地,建議擬定‘產研結合發展規劃’,培育壯大高端食品產業集群。” 在2月5日召開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上,達利食品集團副總裁許陽陽如是說道。
達利食品集團副總裁許陽陽在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上發言。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假期后開工首日,福建省委、省政府於福州舉辦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許陽陽作為企業家代表出席並發言。她表示:“福州、泉州等地已形成多個規模超千億元的食品產業發展集群,這些集群在資源稟賦、產業聚集、品牌積澱等方面優勢顯著。”
為進一步推動福建省食品產業的創新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許陽陽提出一系列建議。首先,應圍繞產業鏈科學部署創新鏈,聚合各類優質創新資源,打造高能級食品科創平台。這一平台由產業聚集地政府牽頭,邀請國內外頂級專家領銜,同時吸引企業與高校深度合作參與,以此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在規劃中,還應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制定綜合發展規劃,為省內食品產業集群明確發展方向,帶動福建食品產業整體提質升級,提升其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
其次,要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方面下功夫。許陽陽建議,充分利用“山海協作”機制,在促進科技創新與食品產業融合的進程中,引導食品加工企業與上游具備協同優勢的原料產地、原料企業開展技術交流與共同研發。這一舉措能夠有效激發整個食品產業鏈條的新活力,推動福建食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共進。
以福建茶產業為例,其擁有得天獨厚的原產地優勢。許陽陽表示:“當前,瓶裝無糖茶正處於產業風口期,我省食品加工企業若能與上游茶農和茶企合作,不僅能夠獲取更為優質的茶葉原料,還能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搶佔原產地優勢。”
此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食品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許陽陽建議,鼓勵食品企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企業開展跨界合作,探索食品行業與信息技術產業相互賦能、創新融合的發展新模式。比如,開發消費者大數據洞察系統,助力企業精准把握市場需求﹔打造智能食品柔性生產系統,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搭建食品創新信息共享平台,促進創新資源流通﹔構建食安互助系統,保障食品安全。通過這些舉措,福建食品產業集群有望打開全新的發展空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