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鳥類演化歷史 世界最古老鳥類化石之一“政和八閩鳥”在福建被發現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福州2月13日電 (李唯一)“2023年11月,研究人員在福建省政和縣發現了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動物化石,雖然僅有部分肩帶骨骼從圍岩中顯露出來,但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件鳥類化石。”在13日上午召開的“政和八閩鳥”化石重大發現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古魚類與爬行類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敏回憶。
經過長達一年的室內修復和研究分析,研究人員確定該化石屬於鳥類,並將其命名為“政和八閩鳥”。2025年2月13日,《自然》期刊發表了“政和八閩鳥”相關研究成果。
發表“政和八閩鳥”相關研究成果的《自然》期刊。人民網 李唯一攝
該項成果由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合作完成,據發布會透露,這是繼2022年在南平市政和縣發現“奇異福建龍”后,又在同一地區發現了重要鳥類化石,也是福建省有史以來在古生物化石領域最重要的發現。
“除發現‘政和八閩鳥’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單獨保存的叉骨。”王敏說,該叉骨與白堊紀的今鳥型類非常相似,而明顯區別於“政和八閩鳥”以及其他侏羅紀鳥類和恐龍。該叉骨的發現証實了至少兩種鳥類生活在“政和動物群”。
王敏介紹,通過演化時間的估算,“政和八閩鳥”的發現將鳥類起源的時間推進到中侏羅晚期,即距今1.72億-1.64億年,“而如果上述叉骨的確屬於今鳥型類,那麼鳥類起源的時間將會進一步提早。”
“政和八閩鳥”模型。人民網 李唯一攝
“什麼時候能發現第二種侏羅紀鳥類,這是演化生物學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表示,全世界最古老的鳥類,比較公認的是德國發現的始祖鳥,距今大概1.5億年。該項發現距今已經超過一個半世紀。
“‘政和八閩鳥’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鳥類、全球最古老的鳥類之一,揭示了現代鳥類的體型結構在侏羅紀晚期(距今1.5億年)就已經出現。該研究將以尾綜骨為代表的鳥類重要特征的出現時間向史前推進兩千萬年,改寫了鳥類演化歷史。”王敏表示。
截至2024年底,政和大溪盆地共發掘出252件龜鱉類、72件離龍類等重點保護脊椎動物化石和142件其他動植物化石,表明“政和動物群”生物種類極其豐富,彰顯了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的巨大潛力。王敏這樣闡述其意義:“‘政和動物群’因為其獨特的生物構成和地質構造背景,為研究侏羅紀晚期陸相生態系統的演化,以及包括鳥類、離龍類、龜鱉類等動物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恐龍和鳥類的化石就像“時間膠囊”,能夠帶我們穿越回億萬年前的地球。福建政和何以既發現“奇異福建龍”,又發現“政和八閩鳥”?
“政和八閩鳥”標本。人民網 李唯一攝
“‘十四五’以來,福建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省地礦局加大全省古生物化石調查研究力度,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聯合組建科研調查隊伍,在全省開展古生物化石調查、發掘、研究與保護工作。”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俞文峰介紹,今年起,將繼續部署開展福建早-中侏羅世盆地、閩東地區晚中生代盆地、閩西南地區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以及福建省重點地區新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等工作,盡快查明福建省古生物化石資源分布概況,摸清資源家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