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白天找工作,晚上鬧元宵”  春風行動點亮莆田涵江區就業暖春

2025年02月13日13:20 |
小字號

今年正月,莆田市涵江區人社局以“全到莆田過大年·莆田元宵”為背景,推出“白天找工作,晚上鬧元宵”春風行動主題招聘活動,將千年民俗的“熱力值”轉化為就業服務的“暖心值”,讓求職者在紅火年味中尋機遇,在傳統佳節裡謀未來。

民俗搭台,就業唱戲:傳統與現代的“雙向奔赴”

正月初十的清晨,涵西街道三門井頂鋪路步行街入口處,一面醒目的“春風行動”招聘信息牆前人頭攢動。擔盤祈福的村民、逛街購物的市民、早起買菜的居民,紛紛駐足圍觀。信息牆上,鉗工、數控操作員、電商運營、家政服務等崗位信息一目了然,薪資待遇、聯系方式清晰標注。人群中,挑著元宵擔盤的劉師傅放下扁擔,掏出手機拍下招聘信息:“這面牆真是及時雨!我正愁過完年去哪找活兒,沒想到祈福的路上還能‘撞’到工作!”他指著信息牆上的鉗工崗位,笑容滿面,“等我把擔盤送到宮廟祈福,回來就填報名表!”

涵江區把招聘活動嵌入民俗場景,讓求職服務“接地氣”“冒熱氣”

涵江區把招聘活動嵌入民俗場景,讓求職服務“接地氣”“冒熱氣”

這一幕,正是涵江區人社局“民俗搭台、就業唱戲”的生動縮影。春節前后,既是務工者換崗流動的高峰期,也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黃金期。如何讓求職者“過節不誤求職”、企業“開工不缺人力”?涵江區人社局將目光投向莆田最具特色的文化IP——元宵節。“莆田元宵持續一個月,活動密集、人流量大,我們抓住這一契機,把招聘活動嵌入民俗場景,讓求職服務‘接地氣’‘冒熱氣’。”涵江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戴建昌介紹,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廿四,招聘活動將貫穿元宵慶典最熱鬧的時段,在三門井、囊山公園、白塘湖公園等民俗活動核心區域同步開展。

線上線下聯動:打造全天候“不打烊”招聘平台

為了讓“春風”吹得更遠、更廣,涵江區人社局構建了“線上+線下”立體化招聘網絡。線上,從正月初四開始,“涵江人社”微信公眾號、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每日推送一家重點企業招聘信息,涵蓋制造業、服務業、新興產業等30家企業千余崗位,連續30天“雲端送崗”。線下,廣告宣傳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循環播放招聘會信息﹔宮廟前、集市旁、公園裡,“掃碼求職”的展板隨處可見,求職者隻需輕掃二維碼,即可一鍵獲取崗位詳情、在線投遞簡歷。

市民群眾了解招聘會相關信息

正月十五傍晚,九峰村安寧宮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求職夜市”拉開帷幕。距離“擺棕轎撞火”鬧元宵活動還有兩小時,涵江區人社局的志願者們已提前布置好展位,懸挂起“白天找工作,晚上鬧元宵”的橫幅,向陸續抵達的村民發放宣傳手冊。“掃這個碼,就能看到全區最新崗位,還能直接聯系企業!”志願者小林一邊引導村民掃碼,一邊介紹,“今晚看熱鬧、找工作兩不誤!”人群中,返鄉青年陳曉軍在手機上快速瀏覽信息:“我在外地做銷售,想在家鄉找份穩定工作。沒想到元宵節還能遇到招聘會,省得跑人才市場了!”

政策服務送上門:暖心護航穩就業

招聘活動現場,政策宣傳專區同樣人氣火爆。人社服務專員化身“政策講解員”,向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發放《人社惠企政策服務手冊》,面對面解讀引才補貼、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技能培訓補貼等政策。“原來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能享受這麼多補貼!”某制造企業招聘負責人王經理聽完解讀后感慨,“這些政策既減輕企業負擔,又幫助我們吸引人才,真是雙贏!”

招牌活動現場

招聘活動現場

對於求職者而言,貼心的服務更顯溫度。法律咨詢台前,工作人員為務工者解答勞動合同、社保繳納等疑問﹔創業指導區裡,專家為有意自主創業的村民分析市場前景、推薦扶持項目。“以前覺得政策離我們很遠,現在政府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心裡踏實多了!”剛簽訂就業意向的村民李大姐說。

就業春風暖民心:奮楫揚帆啟新程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萬家燈火。涵江區人社局以元宵民俗的“流量密碼”撬動就業服務的“增量突破”,不僅為求職者開辟便捷通道,也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強勁動能。據統計,今年以來,涵江區已舉辦“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2場,發布崗位296個,吸引求職者超2000人次,達成就業意向212人。正月廿四,白塘湖公園還將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會,預計提供崗位500余個。

夜幕降臨,莆田的元宵氛圍愈加熱烈。宮廟前,火堆熊熊燃燒,村民抬著棕轎赤腳踏火而過,祈求新年平安順遂﹔招聘牆旁,求職者的身影依然絡繹不絕,他們在燈火闌珊處寫下對新年的期許。這場傳統民俗與就業服務的“奇妙碰撞”,讓莆田的元宵節既有文化的厚度,更有民生的溫度。正如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白天找工作,是奮斗﹔晚上鬧元宵,是團圓。這個元宵,莆田人把日子過成了詩!”(文/圖 莆田市人社局 涵江區人社局)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