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徐自坤:“保護好山林的原真性,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

22年如一日,扎根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一線,用執著和堅守書寫林草人的初心使命,當好綠水青山的守護人、生態保護的排頭兵、生態文明的宣傳者……近日,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管理局一級主任科員徐自坤獲評第五屆福建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與應急處置隊伍、戶外志願者開展聯合巡護
不忘初心,甘當綠水青山的守護人
2002年,徐自坤來到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自此,他便在武夷山的密林深處扎根,他的身影在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間穿梭,他的腳步踏遍了轄區的每一個角落。
基層工作具體且繁雜,徐自坤總是全力以赴,常常無暇他顧。“如果能保護好這片山林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這裡這麼多的珍稀特有物種,即使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這是徐自坤常常挂在嘴邊的話。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轄區的中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保護。這裡,社區環境更加優美,綠色產業更加發達,村民生活更加富裕。徐自坤本人先后被聘為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生態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植物分類專家庫成員,獲閩浙贛毗連地區護林聯防委員會“先進個人”稱號,以及武夷山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不辱使命,勇當生態保護的排頭兵
徐自坤所在的桐木中隊管轄區域24.7萬畝,這裡除了一點點羊腸小道,四周都是無盡的高山峽谷,山澗密林,情況復雜。他帶領干部職工和管護人員克服懸崖峭壁的險峻、虫蛇叮咬的危險和困擾,踏遍轄區的山山水水,防止可能發生的濫伐、盜獵、茶山非法擴邊以及“驢友”未經審批入園等不法不良活動。
在節假日和重要防火時段,徐自坤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帶領隊伍開展森林防火聯合巡查。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他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嚴格火源管控,確保轄區(桐木區域)的森林資源安全。38年來,這裡未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這份令人安心的成績背后,凝聚著徐自坤和同事們無私的付出與努力。
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創建初期,國家公園的“面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路邊茶農自行設置的茶廠廣告牌雜亂無章,嚴重影響了國家公園的形象。執法人員准備拆除這些廣告牌時,遭到了當地茶農的強烈反對。白天忙於工作的徐自坤充分利用晚上時間,隻要有意見的茶農得空,他就主動和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最終,茶農們被他的真誠打動,同意拆除原來的廣告牌。
不負時代,爭當生態文明的宣傳者
在巡山休息的間隙,徐自坤常常蹲下身子,輕輕刨開厚厚的落葉,刮開層層土壤,仔細分析記錄,給這片森林“號脈”。經過多年的野外調查,他對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植物資源、植被類型及珍稀動植物的分布了如指掌。
2011年,徐自坤在野外偶然發現了一隻雄性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這是該物種在武夷山的首次明確記錄,為中國昆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生態數據。2015年,他又在桐木區域發現了瀕危保護植物帽蕊草。2022年春天,徐自坤在長達10多個小時的巡護中,意外發現了罕見物種武夷杜鵑,讓這一物種時隔多年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
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讓徐自坤成為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片區的“導游員”“解說者”。他經常被福建師范大學、武夷學院等多所高校邀請,為廣大學生義務授課和野外實習提供指導,引領著年輕一代走進自然、熱愛自然。他還時常被指定為各級各部門實地考察調研組的宣講者,講述動植物資源和國家公園保護的政策與成效。此外,他還多次受邀到中小學校園開展公益講座,普及武夷山國家公園動植物科普知識,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和好奇心。(文/圖 福建省林業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