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三明明溪:山區小縣借力大都市  讓智慧教學“翻轉”課堂

2025年02月20日16:04 | 來源: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智慧教學“翻轉”課堂

智慧班學生踴躍舉手發言。

智慧班學生踴躍舉手發言。

智慧班學生點擊平板電腦搶答。

智慧班學生點擊平板電腦搶答。

借助智慧雲平台,山區學生享受到北京頂尖學校的教學資源﹔利用“翻轉”課堂模式,把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目前,一場推進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發展的生動實踐正在明溪縣城關中學展開。

近年來,三明市明溪縣積極響應國家教育現代化號召,城關中學攜手北京四中網校(愛學派平台),先行先試,實施智慧翻轉課堂2.0模式,利用信息技術跨越地域、時空,補齊山區教育短板,為全縣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合作共促

讓山區教育更“亮”

“智慧班是什麼?”“翻轉課堂是什麼?”“能否提高孩子的成績?”2023年9月,在明溪縣教育局、教育發展促進會支持下,城關中學與北京四中網校開展合作,進行智慧教學翻轉課堂試點。面對城關中學發布的智慧班招生公告,小學升初中學生的家長發出疑問。

如今,通過一年多的合作實踐,城關中學升級打造了獨立的智慧教室,兩個智慧班得到家長的認可,邁出教育現代化在明溪縣普及的第一步。

“智慧翻轉課堂利用信息化工具,將‘先教后學’倒置為‘先學后教’,打破以往課堂上教師‘猛灌猛填’、課后學生‘猛練猛寫’的傳統教學模式。”日前,城關中學副校長、智慧翻轉課堂負責人邱書涵向記者介紹,通過打造合作探究、思維碰撞的高效、互動、智慧課堂,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與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合作、批判性思維、溝通表達等綜合能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精准教學的教學目標,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兩校協作共促,點亮山區孩子成才路。“作為明溪人,我切身感受到明溪縣與發達地區的教育差距。”北京四中網校駐三明負責人李粒老師介紹,北京四中網校成立於2001年,在多年的實踐中,積累大量北京四中優質的教學資源,並構建了一套成熟的智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縮小山區與一線城市的教育差距,以數字化轉型助推縣域中學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

“初中教育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推理、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顯著提高,而智慧翻轉課堂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創造性學習等核心素養為目標,與城關中學培養理念一致。”城關中學校長謝珩說,學校依托北京四中網校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讓教師接觸前沿教育理念,讓學生享受一線教育資源,逐步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態。

創新模式

讓課堂氛圍更“活”

“開始搶答!”七年級(10)班智慧班的林鐸快速點擊平板電腦上的搶答按鈕,獲得一道題的搶答權。當他說出正確答案后,老師在黑板投影儀上點擊名字給予大大的贊。

小小平板的應用,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讓課堂變得更活躍,打破了以往傳統教育存在課堂形式單一、師生互動環節偏少、學生問題意識薄弱及自主思考能力弱等問題。

平板成了教學相關的好工具。課前,學生自主預習,不僅可以上微課,還可以通過完成老師推送的題目,完成新知識點導入。課上,教師針對性地答疑解惑、講解知識結構,給予有效的輔導﹔通過引導搶答、小組PK、同學之間互動交流,助力學生內化知識。課下,系統生成的錯題集,不僅節省了學生整理錯題的時間,還能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學習效率提高了不少。

“老師,獎勵!”每堂智慧課的結尾,是學生們最為期待的環節。大屏幕顯示小組互動排名靠前的組次和個人,老師給課堂表現出色的學生逐個點贊,有效激發全體學生學習熱情。

為充分發揮互動式教學效果,智慧班採用分層教育方法。組班階段,自主報名學生170多名,根據成績進行分層抽簽,確保學生各水平全覆蓋。從去年10月起,實行“7-7-1”小組模式,將學生根據各科成績合理分為7個小組,每組7人,每人擔任1個學科的學科長,形成一個學習團隊。

分層教育助推教育公平。“老師精力有限,難以顧及每個學生。在科學分層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尖子生幫助后進生,學會教題﹔讓后進生學會做題,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智慧班學生學習面貌煥然一新,自主學習、團隊合作、思辨、知識吸收能力均有進步。”邱書涵說。

“大家在班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但一到智慧教室,為了給自己、給小組拿獎勵,都勇敢舉手發言。我每天都期待上智慧課。”七年級(10)班學生韓夢錦說。

突破提升

讓教學質量更“強”

智慧翻轉課堂要順利開展,除了課堂主陣地,還需要持續深化教師隊伍建設。

城關中學從教師選拔、數字化教學培訓、課堂實戰復盤研討等三個維度落實教師隊伍建設。

智慧班任教老師由校長、信息化學習能力強的優秀青年教師等骨干教師組成。2017年,謝珩在明溪縣蓋洋中學任教時,便開展智慧教學,經驗豐富。

如何快速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請進來,走出去”是關鍵舉措。城關中學邀請北京四中網校老師開展翻轉課堂理念、智慧雲平台實踐操作、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等專項課程﹔帶領智慧班老師走出去開闊視野,前往海南、泉州中學參加“愛學課堂”智慧教學線下教研活動,積極交流經驗,就智慧教學的資源整合、學生管理、教學效果評估等多方面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這些舉措,幫助教師完成從傳統教學模式向數字化教學轉變。

落地階段,新、老教師師徒結對,經驗豐富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不定期聽課進行專業教學指導。李粒老師全程跟班,幫助剖析教學設計,深入指導愛學派平台與學科融合方法。

此外,愛學派平台通過採集教學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幫助教師精准把握學生學情,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指導,讓他們更專注於學案設計、解難答疑、點撥啟發、個性關照等工作。

“我們根據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學情反饋數據進行二次備課,針對學生關注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著重強調。”最早接觸智慧翻轉課堂的年輕老師吳舒晗認為,這種課堂模式很高效,能幫助教師准確把握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

因經費有限,2個智慧班需共用1個智慧課堂,按照課程表交替上課。這就要求智慧班老師要兼顧傳統教學和智慧教學的教育特點,不斷打磨教案,適應不同的課堂教學環境。新入職教師、有經驗的青年教師擰成一股繩,在智慧課堂上收放自如。課間,探討教學成為老師們的日常習慣。(張金玲 葉盛凱 文/圖)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