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市推行承包地地票改革:盤活土地資源 促進農業增收

春日的閩西大地處處是生機。在龍岩市新羅區白沙鎮黃坂村100多畝煙稻融合示范片裡,翠綠的煙苗在瀝瀝春雨的滋養中搖曳生長,煙農們穿梭田壟之中,對煙苗進行田間管護。
黃坂村地處新羅、漳平交界,地勢平坦,土地資源豐富,是龍岩市承包地地票改革試點村。去年,村集體受全村91戶村民委托,對160畝耕地進行整合、統一經營管理,極大提高了耕地生產效益。
據悉,承包地地票是龍岩市“五票制”(林票、碳票、水票、地票、房票)改革中的其中一票。農戶以土地經營權托管、入股村集體、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統一生產經營,充分盤活土地資源,促進農業增收。與此同時,村集體出具標注份額的權益憑証,農戶可以憑地票進行交易、質押貸款,獲得銀行授信。
“拿到地票的好處真不少!我家的2畝地不僅跟村集體簽訂了托管協議,土地收益有了保障,銀行還通過評估給了我5萬元授信呢!”農戶李福順笑逐顏開。
自開展地票改革試點以來,白沙鎮累計流轉3400畝土地用於煙稻輪作,淨產值達1500萬元,累計帶動700多人就業,人均年增收約2萬元。全鎮共發放承包地地票49戶,銀行授信金額達245萬元。
下一步,龍岩市將按照“試點先行、積累經驗、逐步推廣”的思路,持續完善和拓展“承包地地票”的價值屬性、交易屬性和金融屬性,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新聞多一點
2024年,龍岩市出台《龍岩市創新“五票制”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有效盤活農村林地、承包地、閑置水資源、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等資源資產,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份、農民變股東,為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全市7個縣(市、區)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共發放股金型林票9批次、1200萬元、132戶,發放股權型林票1批次72200股﹔發放林業碳票14張,簽發碳匯量54551噸﹔發放水票40張,總水量8855.2萬立方米﹔發放承包地地票80戶面積145.5畝﹔發放宅基地地票6戶面積410平方米﹔發放房票23戶面積4915平方米。龍岩市已挂牌成立龍岩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將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上線交易,已挂牌181宗,挂牌金額8542.78萬元,成交150宗,成交金額9516.66萬元,產生溢價金額973.87萬元。(通訊員 陳怡瓊 鄭嘉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