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港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國岩:乘勢而為  建設更高標准的世界一流港口

2025年03月15日10:15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乘勢而為 建設更高標准的世界一流港口

“今年,我們將圍繞‘鞏固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功能’這一中心任務,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港口功能布局、水路運輸提質升級、推進改革創新、推動智慧綠色轉型等幾個方面發力,推動廈門港高質量發展。”近日,廈門港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國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的一年,廈門港口管理局將綜合施策、全力推動,乘勢而為、攻堅克難,朝著建設更高標准的世界一流港口目標闊步前進。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

加快開發廈門港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中心﹔加緊推進翔安港區1-5號集裝箱泊位工程建設,構建“一主兩副”集裝箱運輸格局﹔港北路、海滄南大道等一系列疏港通道正在加快建設……開春以來,廈門港的各大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以重大樞紐工程為抓手,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速。

今年,102個事關廈門港高質量發展的項目正加速推進。廈門港口管理局將持續跟進廈門港高品質郵輪碼頭及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提升交通強國試點項目進展,指導並加快推進詔安港區1、2號泊位前期工作,以及海滄港區11號液體化工碼頭泊位工程、海滄港區22-24號泊位工程、劉五店碼頭改建工程等在建項目建設。

“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國岩說,今年,廈門港口管理局將依托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的協調優勢,加快推進海滄港區“兩橫三縱”貨運銜接通道、東渡港區集疏運通道和翔安港區貨運通道建設,大力打造高效便捷、安全暢通的港口集疏運體系。

推進港航改革創新

優化營商服務環境

近年來,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客流量不斷刷新紀錄,成為兩岸緊密聯結的紐帶。廈門港口管理局將指導五通碼頭抓好“小三通”客運航線對台服務保障工作,同時加快對台海運快件南向通道建設,加強對台貨運樞紐基礎設施布局建設,以深化交通融合,推動兩岸經濟融通、人文交流。

以改革創新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此前,廈門港口管理局推出的“港航信易貸3.0”入選全國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典型案例。今年,廈門港將加速港口信用平台升級,優化信用數據治理和數據管理體系,拓展“信用+”應用場景,提升信用支持金融服務港航實體經濟的能力水平。此外,持續優化“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推進証照、証明、材料生成匯聚和共享復用,助力“無証明省份”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水上“交旅融合”

力促水路運輸提質升級

近年來,水路旅游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廈門水上“交旅融合”如何進一步高質量發展?任國岩表示,將持續深化廈門市海上游市場資源整合,指導企業按照“一船一主題”的思路升級海上游產品,豐富產品矩陣,持續推動旅游客運優質發展。

當前,廈門郵輪經濟活躍,去年客流量位居全國郵輪港口第三名。接下來,廈門港將大力發展山海聯動“郵輪+”模式,打造“郵輪+文化”特色主題航次,圍繞“過台灣、下南洋、去沖繩、來廈門”四大主題推動廈門郵輪旅游航線開發,加快推進郵輪中心“嶼見時光”文旅項目,加速建設郵輪產業經濟圈,強化船、岸、港、島聯動,打造城市港旅形象新窗口,賦能廈門港旅融合發展。

優化運力結構,是水路運輸提質升級的重要支撐。廈門港口管理局將研究出台新一輪促進水路運輸業發展扶持措施,落實“兩新”政策,支持航運企業更新改造船舶、提高周轉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夯實航運要素集聚基礎。

提升智慧港口能級

打造綠色低碳港口

智能化,是未來港口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港口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任國岩表示,廈門港將加快智能化升級,推廣廈門遠海、海潤5G智能化碼頭的省級改造樣板應用,加強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研究,推進港口、航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港口智能感知設備部署應用,加大力度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

近年來,廈門港全力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當前港區裝卸設備電動化比例超87%,全市五類專業碼頭泊位岸電覆蓋率達100%,遠海碼頭、新海達和國際貨櫃碼頭獲評四星級“中國綠色港口”。

接下來,廈門港將持續推進船舶岸電建設和使用,加強《港口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廈門市港口岸電獎勵辦法》宣貫,持續提升船舶岸電使用率,積極推動零碳物流園區試點項目申報。繼續推進港區機械設備和車輛的電動化、智能化,推動郵輪母港集團新能源客船和廈門港務船務新能源拖輪建造。進一步完善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理設施,加強港口噪聲防治和粉塵治理設施建設,落實聯合監管措施,促進港口綠色發展。(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廈港宣)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