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明溪:AI體育公園,讓智慧健身走進百姓生活

三明市明溪縣智慧體育公園內,小朋友正跟著智慧互動大屏裡的AI機器人做熱身運動。智能太空漫步機、雙位橢圓機健身器材區內,鍛煉者一抬頭,就能從設備屏幕上獲取運動時長、消耗的卡路裡等各項數據,運動成果一目了然。這裡的運動設施仿佛擁有智慧大腦,會“思考”、能交流。
智慧運動健身新高地
市民在使用酷音單車。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很喜歡使用這個健身車,一抬頭就能看到自己跑步的速度和消耗的卡路裡,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又進步了。”學生黃金溢說。
明溪縣智慧體育公園位於縣城河濱路沿河兩岸黃金地段,佔地約1萬平方米,沿地形巧妙布置了齊全的運動設施,有室外智能體質測試亭、智能健身驛站、二代(智能)健身路徑、智能健身步道等,將原本閑置的城市“邊角料”轉化為全民健身活力場。
整個公園設有足球、乒乓球、氣排球、門球場、親子互動區等運動項目場地,可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公園內的健身設施搭載了智能感應的人機互動系統,不僅能夠記錄運動數據,還能讓鍛煉者與自己的身體數據實時比對。通過這些直觀的數據反饋,居民能更科學地安排運動計劃,收獲健身驅動力,更主動地去鍛煉。”明溪縣文旅局體育股負責人戴嘉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公園內構建了完整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當市民沿著2000米的智慧步道慢跑時,智能交互大屏會通過人臉識別自動生成運動檔案,實時追蹤速度、心率、消耗的卡路裡等數據。市民站在室外智能監測亭,隻需簡單操作,就能一站式測出肺活量、體脂率、握力等身體指標,並分析出鍛煉者身體的薄弱點。
目前,智慧體育公園器材區域,傳統健身器材都已完成智能化升級,市民使用時,一體化智慧終端,可以實時反饋運動者的運動頻率與體能消耗情況,同步數據傳輸。
全齡友好的運動空間
門球場內鍛煉的市民。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智慧體育公園的科技賦能提升了市民的運動體驗感,更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的健身需求,精心打造出全齡友好的運動空間。
兒童游樂區滑梯、秋千、攀爬架、輪滑道等一應俱全,將趣味性與運動性完美融合。孩子們在這裡玩耍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激發了運動潛能。
“體育綜合館前的智慧交互大屏裡有踢氣球、切水果等游戲,深受小朋友歡迎。”戴嘉介紹。大屏搭載先進的AI感應技術,有趣的挑戰關卡和虛擬獎勵提高了孩子們的運動興趣。他們在奔跑跳躍中,身體協調性和平衡能力得到提升,有時一天在這個區域運動玩耍的孩子可達上百人。
年輕人則在力量訓練區和球類場地揮洒汗水。每逢周末,公園的七人制足球場便熱鬧非凡,各類賽事在此展開。
“我接觸門球三年了,經常來這裡練習。門球運動強度適中,和大家一起配合訓練,很適合我們老年人。”門球忠實愛好者、家住紫嶺社區的退休職工陳先生說。這裡的門球場時常會舉辦各類比賽,方便市民參與。
智慧交互大屏內的AI太極拳教學也備受市民歡迎。它通過智能感應系統,精准捕捉手部動作,實時顯示動作偏差並給出糾正建議,幫助練習者規范動作,提高鍛煉效果,也讓練太極拳變得更有趣,更科學。
城區中心15分鐘健身圈
市民在乒乓球場內鍛煉。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家門口出發隻需步行10分鐘,就能踏入設施齊全的健身場所。”黃女士贊嘆“15分鐘健身圈”的建設成效。
以智慧公園為核心,明溪縣構建的“15分鐘健身圈”,讓全民共享健身運動的紅利。城區中心健身圈,拉近了市民與健身場所的距離,讓健身不再受路程和時間的束縛,實現了健身便捷化,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近年來,明溪縣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斷完善布局,目前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4.04平方米,縣級公共體育場館年接待群眾近55萬人次,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鍛煉自由。2024年3月,明溪縣入圍全國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創建名單。(羅潔怡 王翠萍 葉盛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