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星火何以“燎原”?
——打造“蒲公英”法治品牌的“福建經驗”

近年來,福建省司法廳努力推動“八五”普法工作提質增效,突破“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機制,充分運用社會力量開展公益普法,成立“蒲公英”法治品牌和普法志願者聯盟,推動新時代全民普法機制改革,通過創品牌、建隊伍、搭平台,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科技支撐的新型普法格局。同時,推動人民調解和普法宣傳有機融合,實現“調解治標+普法治本”的雙贏效果。
目前,福建全省登記在冊的“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達16.3萬人、普法隊伍4389支。“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先后獲評第三批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司法創新案例、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福建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福建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等榮譽。
作為建設法治強省的重要力量,“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是如何打造成福建的法治品牌,推動普法工作從“政府主導”向“群眾共創”延伸,成為東南沿海法治高地的一張亮麗名片?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在田間地頭開展普法活動。福建省司法廳供圖
堅持問題導向,以高質效普法護航高質量發展
2025年元旦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福建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提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要突出良法善治,以法治化營商環境護商安商。
去年11月,《福建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審議,啟動了為期3年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行動。
《實施方案》圍繞服務大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服務民營企業、服務保障閩台經貿融合以及助力“企業走出去”等提出了29項具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務,並明確了責任單位。
2023年8月,福建在全國率先提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為此,《實施方案》專門制定了民營企業家法治素養提升計劃:持續推進“法律進企業”“法律進商會”“法律進工商聯機關”活動,實施“服務實體經濟 律企攜手同行”專項行動等。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福建各級司法行政部門以及“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持續將《憲法》《民法典》《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其他涉及營商環境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普法重點內容,開展了“民法典宣傳月”“送法進企業”“民營企業普法行”“企業家學法”“法律進商會”等主題活動,以及“服務民營企業·蒲公英在普法”專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以高效的法治宣傳推動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建設。
近年來,福建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多的企業“搭船出海”,涉外法律事務日益增多。
為此,福建省司法廳依托海絲中央法務區搭建涉外普法學法平台,培育涉外普法宣講隊伍,聯合福建港口集團建立起一支186人的“涉外蒲公英”普法隊伍,為317家“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提供涉外普法服務。同時,依托省商務廳建設的“商務為民”蒲公英普法隊伍,常年活躍在自貿試驗區、各口岸和開發區,為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普法服務。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福建省司法廳始終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托“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總結了一批普法經驗。
《長汀縣司法局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長汀縣司法局開展“三大行動”全力服務民營企業工作方案》的出台,是長汀縣司法行政系統尋找服務民營企業“最優解”的有力見証,長汀縣深入轄區重點企業,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法律挑戰與需求,與企業進行“一對一問診”。
漳州市司法局聚焦閩台融合發展,創新建立由律師、公証員、司法鑒定人員、仲裁員組成的涉台公共法律服務團,聯動台胞“蒲公英”向台胞台企提供全業務、一站式的法律服務,同時開展“法潤台企”系列普法主題活動,主動對接台商台企,提前了解法律服務需求。
2024年福建省“憲法宣傳周”省級主場活動在福州舉行。圖為“蒲公英”移動普法驛站前,群眾排起長隊。福建省司法廳供圖
在調解中普法,標本兼治促社會和諧穩定
2024年12月4日,隨著福建“憲法宣傳周”省級主場活動的啟幕,一支名為“蒲公英”的法治宣講團應運而生。宣講員之一熊惠站在千人會場上分享她的調解普法故事,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切感受到了“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們背后默默舉托群眾“穩穩的幸福”。
在2024年“憲法宣傳周”省級主場活動中,志願者熊惠分享自己的調解故事。福建省司法廳供圖
2023年7月末,正當白蓮即將迎來豐收的喜悅時刻,武夷山市五夫鎮多戶蓮農白蓮減產,懷疑與福建省某種業公司使用的農藥有關。熊惠登記受損田地信息,邀請專業評估人員全面評估損失,並請求鎮農技站協助採集樣本送檢。經多方專家分析,確認種業公司噴洒的農藥中含致蓮葉枯萎的除草劑成分,導致蓮農損失慘重。
身為“蒲公英”志願者的熊惠再次挺身而出,將德治與法治的智慧巧妙融合。她以法律為准繩,道德為引導,結合“朱子八字工作法”對種業公司耐心釋法說理,以德服人,以法立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種業公司同意對蓮農進行賠償。這一刻,熊惠知道,她的努力終於為蓮農們帶來了希望與公正。
在基層司法行政部門中,像熊惠一樣的“蒲公英”還有很多,他們在開展調解工作時,堅持“調前講法、調中釋例、調后普法”,將法治宣傳教育貫穿糾紛化解全過程,讓群眾在矛盾糾紛化解中汲取法律知識。
漳州市平和縣九峰鎮公調對接多元調處中心的主任曾國恩,也是一名“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化解醫療糾紛、調解鄰裡關系都是他的“拿手絕活”。在一次次調解中,他始終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向當事雙方細致講解相關法律條文,推動矛盾糾紛的化解。
每一次調解都是一場生動的普法教育。該中心堅持普法和調解兩手抓,探索出“調解+拉家常式普法”的多元調處模式,實現人民調解和普法宣傳“1+1>2”的功效。
事前普法,還能從源頭預防糾紛,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三明市尤溪縣“老楊‘蒲公英’普法工作室”就經常運用這一招。
老楊名叫楊德潘,是尤溪縣聯合鎮司法所原所長,退休后成立“蒲公英”普法工作室,繼續投身於法治宣傳和人民調解工作。
福建省重點項目海西天然氣管網二期工程建設途經聯合鎮,線長15公裡,涉及7個行政村1330余戶。針對建設過程中容易引發的矛盾糾紛點,老楊組織普法工作室的“蒲公英”普法志願者,深入項目一線向施工方釋法明理,建議施工方在雨季來臨前及時清淤、疏通溝渠、鋪設管道,防止泥沙沖入農田影響春耕。同時,向沿線村民宣傳征遷政策,充分調動村民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源頭上預防矛盾糾紛產生,保障項目依法依規建設。
調解息紛爭,普法促和諧。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創新工作模式,將普法與人民調解有機結合,把化解基層矛盾糾紛變成群眾學法明理的過程,以法促調、以調促穩,實現“調解治標+普法治本”的雙贏效果,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如今,老楊“蒲公英”普法工作室已經成為鎮裡群眾學法的一個重要場所,農村常見的法律問題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和互換、轉讓的規定,侵權損害賠償,相鄰關系中關於用水、排水、流水、通行權的規定等,這裡的村民已經爛熟於心。
建設專業隊伍,以品牌聚力打造“法治樣本”
2024年,福建省60個單位、44名個人榮獲全國“八五”普法通報表揚﹔福建省司法廳在全國會議上分享組建大學生法治宣講團的工作經驗……福建普法工作屢受司法部肯定。
普法工作取得實效,來自福建省司法廳黨委的提前布局和謀劃,從隊伍建設到文化形象塑造,從規范管理到人才培養,有條不紊地推進。
多次發文推動專業普法隊伍建設。從2021年開始,福建省司法廳陸續下發《關於組建“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隊伍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蒲公英”公益普法品牌建設的通知》《關於在全省開展“蒲公英”普法志願服務的實施意見》,從體制內向體制外輻射,逐步建立起各行各業普法隊伍,推動普法志願活動朝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2024年全省“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骨干培訓班結業。福建省司法廳供圖
成立“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自2021年12月聯盟成立起至今,福建已經有4389支“蒲公英”普法隊伍,16.3萬名登記在冊的普法志願者,他們把法治的種子像“蒲公英”一樣播撒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一顆變成一畝,從一畝變成一片花海。
打造“蒲公英”法治品牌。福建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將“法治蒲公英 至善暖民心”作為聯盟的品牌定位,設計了統一的普法標識、志願者章程和服裝、動漫形象、主題曲等文創產品,提高普法的公信力和系統性,最大限度發揮“蒲公英”的品牌聚力。同時,還邀請閩籍奧運冠軍李發彬以及法學界權威人士莫紀宏、羅翔作為代言人,為福建法治文化建設注入新活力。
成立培育學院培養專業普法人才。在福建省司法廳黨委的支持下,“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依托廈門大學、福建江夏學院成立普法培育學院,為志願者提供法律知識、溝通技巧、心理疏導等技能培訓。此外,還從高校、律所引進專業法律人才,建立骨干普法人才目錄,鍛造一支法治宣傳生力軍。
科技賦能普法活動、志願者管理。福建省司法廳建設了“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平台和“蒲公英”公益普法服務平台,提升普法管理效能。前者可以快速向政府部門部署普法任務﹔后者具備申請加入、積分管理、活動發布、申請志願者支持、普法資源共享等功能,既實現了對志願者、普法活動的全面管理,也可以快速動員更多志願者加入普法行動中,還能滿足志願者線上學法、考試等需求。
微微星火,可以燎原。福建省司法廳用心培育具有高辨識度的法治品牌——“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推動公民法治素養的不斷提升、助力法治強省的建設,打造出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福建“法治樣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