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福建丨昔日船政文化發源地 今日海工裝備科創高地

馬尾造船是中國近代造船業的基地、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人民網 李唯一攝
人民網福州3月20日電 (李唯一)通過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陳列的近代船政輪船艦隊旗語表,可知不同顏色和形狀的旗幟在船上升起時,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剛才大家在《最憶船政》演出中看到的升紅旗,就有要求船員‘發起進攻’的含義,一面旗幟、一句指令,背后展現出先輩們保衛國家、向海圖強的探索。”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講解員介紹。
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福建省委網信辦主辦的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系列專題活動首站走進福建福州。在觀看全國首部折疊漸進式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后,來自全國各領域的30多位網絡文明伙伴、正能量網絡名人和媒體記者走進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通過900余件館藏文物,了解和弘揚船政文化。
據記載,1866年,福州馬尾設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誕生了中國第一座近代化的大型造船廠,開辦了中國近代第一所科技及海軍學堂,組建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薩鎮冰、陳紹寬、鄧世昌等愛國海軍將領以及嚴復、魏翰、詹天佑等近代啟蒙思想家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開拓者都曾薈萃於此。
百年時光流轉,起源於“總理船政事務衙門”的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延續造船基因,具有研發、設計、制造和修理10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的能力。近年來,該公司先后建造交付了“探索二號”科考船、7500車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永樂科考平台等。
從中國工業化的重要源頭,到當代海工裝備科創高地,馬尾造船孕育並傳承著以“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為核心的船政精神。為了講好“船政文化”故事,當地融合舞蹈、話劇、武術等表現形式,推出室內外結合的全天候動態交互式演出《最憶船政》,以虛擬及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手段構建出無限折疊的空間,反映中華民族向海圖強、追求民族復興的不懈努力。目前,《最憶船政》已演出超500場,近10萬人次觀演。
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研究促傳承,推出《船政集刊》《船政大事記》《忠昭華夏》等學術成果,進一步提升“船政學”影響力﹔以申遺促保護,聯合天津大沽船塢等船政史跡點開展申遺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加強船政文物保護﹔以研學促教育,豐富研學課程設置,打造“船政學堂”品牌,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推動船政文化進教材、進課堂﹔以交流促融合互鑒,充分發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船政之友”國際交流中心作用,以民相親促心相通﹔以文旅促發展,以《最憶船政》演藝為核心,豐富創意集市、民宿等業態,提升文旅服務水平,逐步打造福州旅游目的地、福建文旅名片。
全國首部折疊漸進式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人民網 李唯一攝
《最憶船政》演出中,演員手持紅旗,准備將其在船上升起。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供圖
馬尾造船廠區。人民網 李唯一攝
工人們正在作業。人民網 李唯一攝
近年來,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建造交付了“探索二號”科考船、7500車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永樂科考平台等。人民網 李唯一攝
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國有造船企業,也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人民網 李唯一攝
中國第一艘國產鐵脅木殼軍艦“威遠”模型。人民網 李唯一攝
中國船政文化園區。人民網 李唯一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