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以“小食堂”撬動“大民生” 廈門嘉蓮街道再添“家門口的幸福餐桌”

人民網廈門3月20日電 社區小食堂,民生大文章。19日,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再添一家社區食堂——盈翠社區食堂開業,轄內居民群眾、長者、困難群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在家門口即可吃上“實惠飯”“放心餐”。
開業現場。嘉蓮街道供圖
據悉,剛剛開業的盈翠社區食堂位於思明區蓮花南路18號,廳堂面積420平方米,設有80個餐位,由一酒店專業餐飲服務團隊運作,旨在通過保障餐品質量可控、服務規范有序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負盈虧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切實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開業當天,正逢午餐時間,干淨明亮的食堂整齊有序,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陳列在檔口前,吸引不少周邊居民前來用餐。“干淨衛生,方便實惠,還可口……”一名正在就餐的居民說,家住附近,中午不想做飯,“十幾元錢就享用到了一餐高性價比的飯菜。”
社區居民前來嘗鮮。嘉蓮街道供圖
“周一至周日提供午、晚餐服務。”工作人員介紹,盈翠社區食堂將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運營模式,嚴格遵循食品安全標准,以價格親民、食安嚴控、環境整潔、服務優質為運營特色。其中,在菜品方面,食堂將下足功夫,每餐菜品包含18-20余種以及2-3款滋補燉盅,居民可選擇套餐,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單點﹔社區居民群眾、長者、困難群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則可享受優惠,例如,90歲以上老人享免費愛心套餐,60歲以上老人、轄內低保、殘疾人以及快遞員、滴滴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享8.5折優惠。此外,食堂可為轄內暫時未就業、生活處於窘迫困境的畢業生、打工者、無助獨居老人等困難群體提供一份免費的“愛心餐”。
盈翠社區食堂是以服務社區老年人為主體的長者餐廳。嘉蓮街道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盈翠社區食堂是在嘉蓮街道、盈翠社區的共同推動下,通過社會化資本運作的方式運營,且以服務社區老年人為主體的長者餐廳,是嘉蓮街道“1+N”養老服務體系的新成員——去年以來,為切實解決社區老年人吃飯難問題,街道領導多次深入社區及群眾,傾聽心聲、了解需求、集中意見,把社區食堂建設納入街道為民辦實事項目,並按照“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共建共享、老人受益”的要求,採取“政企合作”模式,聯合相關企業加快建設社區食堂,實現了長青、蓮西、盈翠等社區食堂的陸續開業。
2024年6月,長青社區食堂揭牌(資料圖)。嘉蓮街道供圖
“踐行公益優先、惠及多元的核心理念,讓轄區老人、困難群體等在家門口就能吃上實惠飯、放心餐,用一方餐桌托起‘舌尖上的幸福’。”嘉蓮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餐一飯,皆是民生,社區食堂不僅是一處用餐地,還是一座“連心橋”,連接著政府關懷、企業擔當與居民期待。下一步,嘉蓮街道將持續深化養老服務模式、不斷完善老年人家門口的幸福養老圈,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助力長者餐廳越辦越好,“持續以‘小食堂’撬動‘大民生’,讓更多人在煙火氣中感受嘉蓮的幸福溫度,從一餐熱飯入手,聚焦老年人多元需求,為老服務將進一步延伸,讓‘小食堂’吃出‘大幸福’。”(余乃鎏 鐘雅靜 陳桂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