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福建丨迎來超800萬客流量的閩南古村,緣何“出圈”?

紅磚古厝“環抱”,古樹新枝“點綴”……在福建泉州晉江新塘街道,被喚作“梧林”的古村落,已有600多年歷史。
3月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福建省委網信辦主辦的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系列專題活動走進晉江梧林村。
在村裡的閩南特色古民居“德衛宅”抬頭仰望,一棵巨大的榕樹在屋頂盤根錯節。老樹發出的新枝,將老宅蔭蔽於日光之下,形成一座天然的庭院。
一棵巨大的榕樹在屋頂盤根錯節。人民網 李唯一攝
“宅子的主人常年在外,村裡的小鳥將榕樹的種子帶上屋頂,時間長了,屋頂無人打掃,榕樹便在此生長。”新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梧林項目開發辦副主任金宏勃介紹。
梧林村是閩南著名僑鄉,臨海的地理優勢,讓村中先民自清末以來頻繁下南洋、求發展,現有旅居海外華僑1萬余人,當地至今仍保留著上世紀初起各式各樣的閩南官式大厝、哥特式建筑、羅馬式建筑、番仔樓等歷史古建100余座,仿佛一個原生態的“村落式建筑博物館”。
古榕籠罩之下,有古色古香的村落,也有斑駁悠長的歲月。2017年3月,梧林村正式啟動傳統古建筑修繕工作,金宏勃全程參與。“我們以‘原汁原味、原貌重現、修舊如舊’為原則,更好地留住了村落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金宏勃回憶。
梧林村傳統古建筑群。晉江市委網信辦供圖
隨著傳統古建筑得到保護修繕,2019年12月,晉江梧林青普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對梧林村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進行文化商業再造。在該公司副總經理李俏雲看來,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能夠很好地運用梧林村現有的歷史資源,打造多元業態,吸引八方來客,讓傳統古村落“重獲新生”。
“比如,百年大榕樹下有一家咖啡店名叫‘榕樹下咖啡’,這裡的當家產品‘娘惹咖啡’,能夠將歸僑人家的美好直達味蕾。”李俏雲說,“再比如,在閩南風情館,游客可以看閩南戲、喝閩南茶、聽閩南故事,感受閩南人‘愛拼會贏’的生活態度。”
如今,梧林村含有“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3條不同主題動線,且每年圍繞14個主題開展50余場活動,不僅留住了晉江布袋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迎來潮牌快閃店、當代美術館、休閑音樂吧、劇本殺等新業態場景。同時,梧林村還將部分古厝洋樓設計改造為客房,為海內外游客提供集休閑、參觀、餐飲、購物、住宿於一體的沉浸式旅游體驗,成為紅磚古厝“環抱”的度假目的地。
據悉,自2021年正式營業以來,梧林村游客量破800萬人次,先后獲評“中國傳統村落”“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福建金牌旅游村”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