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明溪縣首個校園氣象站建成投入使用

3月20日,三明市明溪縣氣象局、縣教育局、縣科協、城關小學聯合舉行“小水滴氣象站”授牌暨揭牌啟動儀式,標志著明溪縣首個校園氣象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
活動上,明溪縣氣象局工作人員為城關小學“小水滴氣象站”進行授牌與揭牌﹔聘請縣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張東福擔任“小水滴氣象站校外輔導員”,並為兩名老師和二十名氣象站小組成員頒發聘任書。
活動當天,明溪縣氣象局開展了氣象知識小課堂活動,縣氣象局專業人員帶領二十名小小氣象員參觀“小水滴氣象站”,介紹氣象站相關設備的功能與用途,並現場演示相關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
氣象知識小課堂活動。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張東福說:“這是我們氣象局第一次成立校園氣象站。我們為學校氣象活動提供雨量、風向、風速等氣象基礎觀測設施,並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學校建成了‘小水滴氣象站’。我們還組建‘氣象科普團’,走進學校開展氣象科普活動。作為校外氣象科普輔導員,我將根據學校氣象教學,定期到校進行氣象科普講解,增強學生防災減災知識。”
在明溪縣氣象局的支持下,城關小學“小水滴氣象站”配備了風速、風向、溫度、降水四個要素自動氣象站,以及預警信息發布終端。通過數據傳輸,在顯示屏上實時顯示溫度、降水量、風速、風向有關數據。明溪縣城關小學校長陳德標表示,這次“小水滴氣象站”的成立,目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氣象觀測、數據分析、防災御災等科學實踐活動,了解氣象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新建成的明溪縣城關小學“小水滴氣象站”。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明溪縣十分重視氣象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縣氣象局這一校外優質教育資源,將氣象科普融入校園活動中。城關小學成立“小水滴氣象站”,做到有隊伍、有服裝、有設備、有活動,常態化開展氣象科普工作。城關小學還通過氣象觀測、數據分析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通過舉辦氣象畫報優秀作品展、雷電災害防御安全知識講座、氣象知識競賽,開展“捕風捉影游戲”興趣小組活動、氣象小實驗等,激發學生對氣象科學的興趣,樹立環保意識,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曾德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