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翔安區民安司法所:認真履職主動作為 筑牢平安穩定之基

近年來,在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和民安街道的雙重領導下,民安司法所立足職能,強化責任擔當,凝心聚力做好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治宣傳等各項工作,並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服務中心大局,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2024年以來,民安司法所及各社區人民調解組織共成功排查、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70件,其中,口頭協議245起,疑難復雜案件8起,轄區整體和諧穩定。
一是關注重要節點,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力度。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活動,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吸附在當地,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在重要節點,聚焦城中村整治、房屋宅基地和鄰裡糾紛等,及時調動各方調解力量主動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二是注重強強聯合,多部門聯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民安司法所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多次聯合多個部門共同調解各類糾紛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堅持“普法”同行,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以普法+調解的方式,利用每次到各社區調解矛盾糾紛的時間,向糾紛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並同步針對矛盾糾紛類型及時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宣傳,以法釋理,推動糾紛隱患及時化解。
守好安全穩定底線,強化社區矯正監管
2024年以來,民安司法所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65人,解除社區矯正對象60人。目前,在冊社區矯正對象51人,其中一類社區矯正對象3人,二類社區矯正對象48人。民安司法所針對所轄社區人員構成復雜、社區矯正對象涵蓋不同群體、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接受管理的心理狀態各有不同的實際,將日常履職盡責與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有效融合,強化分析研判,依法依規落實人員交付接收、監督管理、教育幫扶和考核獎懲等各環節工作,確保社區矯正規范、有序。
一是研判倒查,筑牢社區矯正監管“圍牆”。一方面,堅持每半月召開一次矯情分析會,及時分析研判重點對象監管情況,通過實地走訪、見面談話,做到思想、生活、日常、工作、家庭表現等情況“五清楚”。另一方面,把一體化平台、矯務通、司法所工作微信三者緊密結合,常態落實每日信息化核查,倒查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軌跡,嚴防社矯對象脫管漏管,強化動態管控力度。
二是修心正行,筑牢思想“隱形防線”。持續抓好“線上、線下”教育落實,充分發揮村(居)法律顧問作用,每月分類開展普法集中教育,特別是對於涉及人數較多的危險駕駛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詐騙罪等,常態化通過集中教育、實地走訪、個人教育等方式進行﹔結合“學雷鋒月”、清明節等,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學雷鋒 塑新生”祭掃烈士墓、生態環境保護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
三是巧借外力,筑起矯正幫扶的“連心橋”。積極聯合所在街道、行業部門和村集體等力量,共享信息、共飢餓難題,主動解決社區矯正對象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圍繞主動創穩任務,強化特殊人員管控
2024年以來,民安司法所新銜接刑滿釋放安置幫教對象87人,解除安幫118人。目前在冊安幫對象145人,重點幫教對象20人。
一是重基礎信息,在摸清情況上下功夫。定期開展安置幫教例會,全面排查轄區安置幫教人員信息,共計排查刑滿釋放人員412人次。及時針對每名刑滿釋放人員建立“一人一檔”,梳理基本情況。全面排查“六失一偏”人員,制定幫教計劃,開展風險評估,全面了解幫教對象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對於20名重點人員,通過多渠道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聯合開展排查比對,共計比對412人次。此外,常態化開展走訪,對刑滿釋放人員及親屬進行法治宣傳教育,積極做好正面引導及相關安全穩定工作。
二是重無縫銜接,在對接機制上下功夫。嚴格落實與監獄的無縫銜接機制,杜絕脫管漏管現象發生,制定了《刑滿釋放人員銜接工作交接單》,規范銜接流程,認真查閱監獄移交材料,詳細了解刑滿釋放人員在監獄的表現情況,為做好安置幫教方案奠定基礎。
三是重統籌資源,在切實幫扶上下功夫。向未就業刑滿釋放人員推送招聘信息,幫助他們第一時間了解掌握最新的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春節期間,對生活困難的安置幫教對象進行走訪慰問。
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持續推進全民普法
根據不同時間節點、不同受眾主體,民安司法所分類別、多形式、多舉措開展普法,滿足不同類別群眾的學法、用法需求,不斷增強普法實效。
一是寓情於法,濃厚社區居民法治氛圍。持續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專項法律宣傳活動,通過寓情於法,有效濃厚法治氛圍。如,結合轄區居民咨詢熱點,開展“美麗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2024年以來,共開展法律進社區26場次。
二是宣教結合,助力社區矯正工作開展。針對社區矯正中的多發罪名,根據不同犯罪類型的社區矯正對象及有關群體舉辦相關專項主題教育講座12場次,增強社區矯正對象及轄區居民知法守法、保持警鐘長鳴的意識。
三是送法入企,優化轄區營商環境。結合企業需求,民安司法所借助春風行動就業援助宣傳活動、安全生產月主題宣傳等,到轄區企業及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翔安區鄰裡中心、立林物聯網園區擺攤設點,為現場企業員工進行普法宣傳,累計發放普法書籍1200多冊。
四是呵護成長,常態化開展送法入校園。結合青少年成長特點,開展預防校園欺凌進校園活動。2024年以來,先后組織律師到轄區內志翔、民安等9所中小學及完小開展“送法進校園 護學助成長”宣傳教育活動12場次。
探索法治賦能文明新風,推動基層公共法律服務提升
一是隊伍互融,構建多元力量參與的普法工作格局。民安司法所充分發揮在基層普法活動中的牽頭作用,整合何厝社區目前現有的7名法律宣傳志願服務隊隊員,16名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隊隊員,組建法治賦能文明新風服務隊伍,同時,聯合司法所、街道綜治辦、禁毒工作站、交警支隊等部門開展活動,依托文明實踐站,積極推進法律進村(居)、進學校。
二是陣地互融,凸顯基層調解組織作用發揮。民安司法所引導何厝社區以“糾紛化解”為抓手,把規范化調解室設置在群眾往來多、文明實踐活動多的社區文明實踐站。將閩南茶文化融入調解工作中,以“茶道”架設起矛盾雙方溝通交流的平台,將調解糾紛、法律知識普及合二為一,讓矛盾糾紛當事人在輕鬆、平和的氛圍中,安穩情緒,理性溝通。
三是項目活動互融,形成良好的普法宣傳氛圍。何厝社區實踐站舉辦多項活動,如書法班、識字班、暑期夏令營、手工創作、教育宣講等。2024年以來,由民安司法所聯動各方力量與社區攜手,將村(居)法律顧問法治講座、普法宣傳、“六一”兒童節趣味法治謎題活動、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知識講座)等融入日常活動開展,如,開展何厝社區鄰裡節法治建設融合文明實踐活動,促進新老何厝居民的融合﹔為社區的孩子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樂法同行,圈夢未來”六一趣味活動﹔利用暑期,為社區孩子開展一堂生動有意義的兒童防性侵知識講座等。(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