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年創產值超8000億元  福建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

2025年03月25日12:02 |
小字號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森林食品、林下經濟,不斷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

山上蒼翠蔥蘢,日子越過越好。從“三多”改革試點實施到推進林票改革,從助推林竹產業升級到發展花卉苗木、林下經濟,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養新業態,福建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促發展,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2024年,福建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8121億元,同比增長6.1%。竹筍產量213萬噸,花卉苗木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355.5億元,建設各類林下經濟基地300余個。

“一根竹”撬動千億產業

武夷山市桐木村竹海。黃海攝

初春的福建山區,翠竹成海,碧浪連天。全省現有竹林1873萬畝,竹筍年產量213萬噸,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除廈門、平潭外,其他地區均有竹林分布。

“一根竹”成功撬動福建千億級產業。2024年,福建竹產業總產值近1200億元,出口創匯超過10億美元。

千億竹產業如何再進階?

2024年,福建省積極響應“以竹代塑”倡議,助推林竹產業升級,持續推進30個省級財政竹產業項目縣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林農增收。

福建省林業局印發《關於加快竹山流轉提升竹業經營效益的通知》,通過推進竹林規模經營、建立高效原料基地、實施竹林科學經營、著力開發標准竹材等措施,厚植資源基礎,提升竹業經營效益。目前,全省完成竹山流轉超1萬畝。

育好竹、用好竹、做活竹,讓竹產業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福建省林業局推廣竹林生產經營機械化,將竹山軌道搬運機、履帶式搬運機、破竹機、竹剪刀等竹機械納入農機補貼目錄,累計建立機械化採伐隊100多支。同時,與省竹標委聯合推進《竹家具》等4個標准立項。“竹集成材連續化智能化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2024年福建省“揭榜挂帥”項目計劃經費支持880萬元。

全鏈開發轉型升級是林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福建將推進分級加工體系建設置於首位,鼓勵各竹產區就近建設筍竹物理分解點,積極推進竹材分解、初級加工、成品精深加工三級加工體系建設。目前,全省已建成101個竹山分解點,國家永安林竹產業示范園區、建陽經濟開發區竹循環經濟產業園、邵武經濟開發區竹材循環利用園區等一批竹產業園區漸成規模。去年,建甌“兩徐”竹產業園區、南安閩台農業融合產業園等一批園區新建開工。

人才、用工、金融、科技、用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了服務保障。福建創新推出“竹塑貸”“竹林認証貸”“筍益貸”等綠色金融產品,賦能竹加工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07筆、貸款金額4.07億元。

目前,福建省有各類筍竹加工企業26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400家,產值超過1億元的企業超過120家,帶動30多萬人就業、300多萬名竹農增收。筍竹加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已開發出10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有竹制品,在餐具、安全帽、家居家具等“代塑”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朵花”開出美麗經濟

繽紛多彩的蝴蝶蘭。黃海攝

繽紛多彩的蝴蝶蘭。黃海攝

我國花卉種植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花卉進出口貿易國。福建是我國花卉苗木重點產區和主要出口省份,出口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盆栽花卉出口持續保持全國第一。

《關於扶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持續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的意見》……近年來,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扶持一批國有場圃、龍頭企業、生產專業村和示范合作社發展,提高了花卉苗木集約化、標准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有力促進了花卉苗木產業快速發展,創造了全產業鏈推進、設施種植保險、花卉新品種獎勵等多個全國第一。

八閩大地“百花齊放”。

漳州市,水仙花產銷量佔全國90%以上。漳州劃定約6000畝水仙花原產地保護區,並將保護區內耕地統一收儲整合進行土壤改良,再返租給農戶,種植水仙花的農戶每畝每年還可領取1000元市級種植補助。目前,這項補貼已惠及300多個種植戶。

漳浦縣,蝴蝶蘭研發繁育水平居全國前列。漳州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培育出3000多個蝴蝶蘭新品種,並研發出帶香味的各色大花型蝴蝶蘭,深受市場歡迎。目前,“漳浦蘭花大世界產業園”正抓緊推動建設,未來將成為全省最大的蝴蝶蘭生產銷售、新品種研發、產業文化交流體驗專業園區。

南靖縣,全國四大產蘭縣之一,年產值18億余元。該縣積極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知名蘭花產業中心,集蘭花種植、科研、交易、文化、旅游於一體,著力提升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

2024年,福建花卉苗木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355.5億元,形成了漳州水仙花、漳浦蝴蝶蘭、南靖蘭花等10多個產業集群,以及水仙花、中國蘭花、蝴蝶蘭、西洋杜鵑等特色優勢花卉產品。目前,水仙花、富貴籽等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90%,西洋杜鵑國內市場佔有率近60%,人參榕國際市場佔有率超過50%。蝴蝶蘭作為福建花卉的特色名片,種苗年產量達5000萬株,佔全國市場總量的1/3。

花開芬芳飄四海。

據廈門海關最新數據顯示,福建省虎尾蘭、蝴蝶蘭、發財樹等多種特色優勢花卉苗木出口持續暢旺。2024年,福建共出口花卉苗木7.3億元,同比增長2.7%,佔同期全國花卉苗木出口總值的17%,位列全國第三。民營企業是福建花卉苗木出口主力軍,2024年共出口花卉苗木7億元,約佔全省花卉苗木出口總值的96%。

“一片林”成為致富寶庫

竹筍產品生產線。姜克紅攝

竹筍產品生產線。姜克紅攝

綠水青山處處藏金。福建省森林面積1.21億畝,森林覆蓋率65.12%,位居全國首位。得天獨厚的山林資源,為全方位開發森林食物創造了條件。

多年來,福建省科學利用森林立體空間,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筍竹產業、木本糧油和經濟林,持續壯大森林糧庫,提升森林食物的供給保障能力,形成了林菌、林藥、林蜂、林禽、林油、林糧、林果等多個系列的森林食物。

2024年,福建省建設各類林下經濟基地300余個,發展錐栗、板栗等名特優經濟林,印發《關於推動油茶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通知》,協調指導策劃了油茶經濟示范帶和國債項目,完成豐產油茶林建設31.76萬畝(含改造)。

山坳種茶、林下種中藥材、林間養蜂……如今,在福建廣大林區,群眾把森林當寶庫,林業產業生機盡顯。

去年年底,福建省印發《關於踐行大食物觀 挖掘培育“森林糧庫”的實施方案》,設定了到2030年的具體目標:全省森林食品產量達390萬噸。竹筍年產量達220萬噸以上。全省林下種植利用面積穩定在500萬畝以上,以油茶為主的木本油料林種植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茶油產能提高到5萬噸,以錐栗、板栗為主的干果種植面積達100萬畝、年產量達20萬噸。森林食品和林下經濟產業培育1000家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福建林業產業發展持續向上。目前,全省規模以上林業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244家、境內外上市企業24家,有力促進林區百姓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

“下一步,福建將積極探索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新路徑,重點在3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產前建立機制。推廣以銷定產、合作經營等模式,引導形成‘商超+林業企業+合作社+基地+林農’等利益聯結機制和產銷互動機制。二是產中注重研發。主動對接市場需求,開發高附加值林產品,形成門類齊全、品種多樣的餐桌副食品、藥食同源品、以竹代塑品等林產品。三是產后促進銷售。辦好林博會、花博會、竹博會等展會,組織企業參加省外林業各種展會活動,積極拓展銷路,同時,加快培育林業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積極開展‘四海’行動,不斷提高林業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福建林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福建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馮璐 黃海)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