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為1.49萬戶家庭發放貸款165億余元 廈門住房公積金持續助力“住有所居”

人民網廈門3月25日電 (余乃鎏)“去年,為全市1.49萬戶家庭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65.76億元”“公積金貸款平均每筆貸款額度,由2023年底的99.93萬元提高到2024年底的109.52萬元”“租房提取額增長顯著,全年34.37萬人租房提取公積金29.28億元”……25日,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召開住房公積金2024年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年該市住房公積金業務運行等相關情況。
發布會介紹,去年廈門公積金業務運行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特點,主要體現在繳存持續攀升、提取使用充分、貸款量質齊升等方面。數據顯示,2024年,廈門市繳存住房公積金276.52億元,實繳單位69691家、實繳職工135.56萬人,同比分別增長5.08%、6.08%、0.39%,截至當年底,繳存總額2333.76億元,繳存余額727.80億元﹔全市72.92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207.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5%、9.79%,提取額佔當年繳存額的74.90%,比上年增加3.22個百分點﹔截至當年底,提取總額1605.96億元,為全市1.49萬戶家庭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65.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1%、45.74%﹔截至當年底,累計為24.38萬戶家庭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239.20億元,貸款余額701.43億元。
發布會上,還介紹《廈門市住房公積金2024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編制背景等情況,以及該市住房公積金在促進歸集擴面、支持繳存人安居宜居和發揮住房保障作用等方面的相關舉措和積極成效。
其中,在推動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方面,去年,廈門住建部門圍繞“穩存量、促增量、提質量”工作目標,聚焦精准摸排、精准施策、精准考核、精准宣傳“四個精准”,推進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其中,重點走訪開立住房公積金賬戶半年以上未繳存單位,向已繳社保未繳公積金單位寄發7萬多封告知函﹔推出靈活就業人員開戶及繳存補貼、高校應屆畢業生留廈補貼等惠民舉措,吸引青年群體繳存住房公積金,當年共發放靈活就業人員開戶補貼611筆、12.22萬元,繳存補貼873筆、26.19萬元,大學生留廈補貼9021筆、902.10萬元。
“繳存擴面提質、惠及重點群體”,發布會介紹,去年廈門住房公積金在覆蓋重點群體上實現新突破,連續推出靈活就業人員開戶及繳存補貼、高校應屆畢業生留廈補貼等惠民舉措,並通過微信小視頻、直播帶策等渠道,加強對非公企業及新市民群體的政策宣傳引導。《年度報告》顯示,年度新開戶職工中,靈活就業人員佔比由2023年的0.99%提升至1.27%﹔繳存職工中,非公有制單位職工佔比63.71%,中、低收入群體佔比97.82%,實現繳存結構持續優化,住房公積金制度普惠性保障更加有力。
而在落實國家“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方面,廈門住建部門去年多措並舉,加大住房公積金對住房消費支持力度,有效滿足繳存人多樣化、多元化需求。
一是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去年以來,廈門市租房提取額度提高到每月不超過1800元,拓展“住房公積金直繳房租”服務覆蓋面,先后與安居集團、軌道集團資產公司對接,實現住房公積金按月(季)直付房租,並擴大加裝電梯支持范圍,助力“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升級。《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廈門繳存職工住房消費類提取佔當年提取總額的83.09%,比上年增加1.48個百分點﹔提取金額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和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租賃住房為主,分別佔比14.92%、53.94%、14.14%,其中,“租房提取額”增長顯著,全年34.37萬人租房提取公積金29.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4%、36.95%。
二是積極支持繳存人貸款購買住房。通過降低貸款首付比例、放寬貸款條件,以及提高最高貸款額度、調整貸款額度計算公式、階段性上浮住房公積金貸款流動性系數、常態化實施異地貸款政策、階段性啟動商轉公貸款業務等貸款政策,實現年度貸款筆數及金額同比增加,其中,公積金貸款平均每筆貸款額度,由2023年底的99.93萬元提高到2024年底的109.52萬元,更好地滿足了繳存職工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住房公積金支持職工購建房145.28萬平方米(含公轉商貼息貸款),年底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佔有率(含公轉商貼息貸款)為22.22%,比上年底增加2.17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使用,可節約職工購房利息10.66億元,降低職工購房成本,減輕職工房貸壓力,如去年發放的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中,98.78%為首套住房,96.01%為144(含)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中低收入職工佔86.49%,有效實現公積金對“居者有其屋”的剛需保障。
“政策持續賦能,助力實現‘住有所居’民生目標。”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李德才表示,將繼續引領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工作總基調,以繳存職工為中心、以資金管理為基礎、以數字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優勢,積極支持繳存人安居宜居和發揮住房保障作用,不斷提升市民群眾在住房公積金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