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廈門加快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

人民網廈門3月25日電 (記者張萌)“支持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合作發展‘養老院+互聯網醫院’模式”“符合條件的閑置房產舉辦普惠性養老服務機構可享受相應的租金減免”……25日,廈門市民政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廈門市人民政府近日出台的《廈門市加快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並介紹了該市在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培育銀發經濟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發布會現場。廈門市民政局供圖
據悉,截至2024年末,廈門市已擁有戶籍老年人47.4萬人,老齡化率達15.3%。秉持以養老事業為基礎、以事業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反哺事業進步的工作思路,該《措施》主要圍繞完善城鄉養老服務設施、提供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市場發展、加強養老服務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6條具體措施,旨在全面加快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廈門特色的“多元參與、醫養融合、鄰裡互助、幸福享老”養老服務體系。
根據《措施》,廈門市將從落實養老服務設施配建要求、提升養老服務場所供給、織密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完善無障礙公共設施、促進無障礙信息交流、推廣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方面著手,以更好地完善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其中,今年年底前,廈門全市將建成不少於60個養老服務照料中心、500個長者餐廳(站點)、2000張家庭養老床位,爭創2個區級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實現各鎮(街)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
“既要確保基本養老服務保障到位,又要努力滿足老年人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工作人員介紹,相較於傳統養老服務主要注重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此次《措施》專門從發展文旅康養、教育培訓、健康醫學、生活用品、金融資產等方面,提出了一攬子綜合措施,全面發展與老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業、制造業,為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供更加全面、更大力度的保障。例如:打造海峽兩岸老年用品“產供銷”一體化商城平台,幫助全市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體驗和選購各類老年用品﹔鼓勵發展老年醫學和抗衰老醫學等行業,充分滿足老年人生活服務及產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市場發展,廈門市還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積極參與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對不同性質、不同形式的市場參與主體開展養老服務給予同等政策支持。如:《措施》首次規定,以出讓方式供應的社會福利用地,出讓底價可按所在區域營利性養老用地基准地價的70%確定﹔由各級機關事業單位提供閑置房產舉辦普惠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每連續運營5年可免收不少於3年租金等,此舉在有效降低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運營成本的同時,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方便可及、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服務和產品。
發布會上,廈門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出台實施《措施》為抓手,在夯實養老服務硬件基礎、提升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市場發展、加強養老服務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更好破解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探索培育銀發經濟新動能,發展高精尖產品和高品質服務,“一體推進廈門市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養老服務與醫療健康、養老產業與傳統產業等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