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舉辦應用型高校高質量推進“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研討會

3月25日,應用型高校高質量推進“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研討會在閩江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牢記囑托 鑄魂育人”應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設聯盟高校校領導參加研討。研討會聚焦“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探索應用型高校高質量人才培養路徑,與會專家開展理論研討、凝聚思想共識、匯聚奮進力量。
應用型高校高質量推進“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閩江學院校長舒繼武在致辭中表示,推進應用型高校“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期待以本次研討會為新的起點,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共同探索“大思政”教育的新路徑、新方法,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作出應有貢獻。
主旨報告環節,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孫蚌珠認為,要用系統觀念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既要探索尊重一般規律,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按照自身特點建設思政教育體系,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科技大學群團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石新明提出,以社會實踐工作為切入點,建立社會實踐必修課體系,推進實踐育人工作走深走實,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要求。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羅成翼分享了學校如何發揮校本紅色資源育人優勢,挖掘百年校史“大富礦”,構建紅色育人“大場域”,打造第一師范“大品牌”,建設“第一師范”“大思政”課堂。宜賓學院黨委書記馬洪江結合學校“平實之心”育人工程,展示育人過程中聚焦組織保障、隊伍合力、陣地支撐、課程深度,推動學校思政教育內涵式發展。榆林學院黨委副書記閆龍介紹學校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賡續紅色血脈,著力構建“紅色筑基、理論鑄魂、實踐逐夢”三位一體“大思政”育人格局。閩江學院黨委書記葉世滿表示,學校始終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把“一個根本任務”具體化為“兩個核心目標”,扎實推進“三全育人”,努力踐行“四個重要要求”,深入實施“五育並舉”行動、“六暖工程”和“‘七個一百’大學生成長計劃”,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上,閩江學院、榆林學院、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宜賓學院四所“牢記囑托 鑄魂育人”應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設聯盟高校共同啟動應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設聯盟“325”行動計劃。未來通過3年時間,從思政課程建設和課程思政創新兩個維度協同推進,聚焦“課程—師資—實踐—教研—平台”5個層面,打造跨地域的中東西部聯學聯教聯研的“大思政”育人新生態,形成常態化、可持續的跨校合作機制,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實踐范式。(閩江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