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迎賓分校閩台美食實踐工坊開課

2025年03月26日14:4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漳州3月26日電 “面糊轉三圈,春色卷兩岸。”近日,位於漳州市龍文區的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迎賓分校閩台美食實踐工坊開課,40余名學生捧著潤餅皮,將跨越海峽的食材裹成“春日味道”。

課堂現場。龍文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課堂現場。龍文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作為“閩台美食實踐工坊”的首場活動,這場別開生面的潤餅制作課讓孩子們在“煙火氣”中觸摸到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脈絡。

古早味裡的新課堂工坊內六組“料理台”依次排開,閩南傳統春卷與台灣特色潤餅的食材分區陳列。“金門菜脯要切得比火柴細,彰化肉燥得炒出琥珀色。”老師邊示范邊解說,孩子們戴著紅、藍布袖套,將東山島的頭水紫菜、台南的砂糖花生與漳州本地的脆嫩春筍、豆角條層層疊入餅皮。“先卷山海再包金銀”“一層菜一層金”的閩台俗語在老師的解說下活靈活現地跳脫出來。

孩子們制作閩台美食。龍文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孩子們制作閩台美食。龍文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孩子們展示自己制作的閩台美食。龍文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孩子們展示自己制作的閩台美食。龍文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動手制作,“食”在有趣。炒熟的食材餡料,在孩子們的手中與潤餅皮卷成卷,閩南派堅持“菜不過火”,保留胡蘿卜絲的脆爽﹔台灣風則偏愛將高麗菜炒至綿軟,撒上細密的花生糖粉。以閩台小吃為橋梁,在玩樂中學習,孩子們通過在制作、品嘗潤餅的愉悅氛圍中,對閩台兩岸的文化美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熱愛。

據悉,該校閩台美食文化課已納入“基於閩南文化融合閩台特色的校本文化實踐研究”校本文化特色項目,后續將按系列開展漳台共有的紅龜粿、蘿卜糕等美食課,探尋閩台文化,感受歷史淵源。(蘇海森 侯小卿)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