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13個方面內容” 廈門發布操作指引提升企業破產涉稅事項辦理便利性

人民網廈門3月27日電 (余乃鎏)26日,一場涉自貿區企業破產涉稅“高效辦成一件事”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操作指引》)發布解讀會在廈門自貿片區舉行。會上,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廈門中院)、市稅務局、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共同發布了《操作指引》,此舉標志著以廈門自貿片區為試點的企業破產涉稅流程進入標准化、規范化新階段。
據悉,《操作指引》是廈門破產法庭、廈門自貿片區稅務局聚焦涉自貿區企業破產涉稅“高效辦成一件事”,經過多次探討並依據企業破產法及其司法解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共同編制而成,旨在為稅務機關、破產企業和管理人提供參考,進而提升企業破產程序中涉稅事項辦理便利性,規范破產企業涉稅問題處理,維護各方主體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操作指引》涵蓋13個方面內容,從稅費債權申報確認、管理人電子稅務局操作,到非正常戶管理、納稅申報等基礎事務,再到發票管理、信用修復、稅務登記變更注銷,以及稅收征管流程、優惠政策落實等,全方位為破產企業涉稅事務提供指導。
解讀會現場。人民網 余乃鎏攝
“實現了法院、稅務機關、管理人的密切協同配合,有力維護各方合法權益,提高辦事效率,亮點特色突出。”廈門破產法庭相關負責人介紹,《操作指引》的制定,源自政策導向與改革實踐的雙向驅動,基於破產府院聯動機制的深化升級,旨在破解破產審判實務中的涉稅難題。
據介紹,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稅務總局持續推動企業破產涉稅便利化改革。作為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廈門自2018年率先建立破產府院聯動機制以來,一直堅持探索協同共治新模式﹔2020年,廈門中院、市稅務局聯合出台《關於推進企業破產程序中辦理涉稅事項便利化的實施意見》,初步構建了破產涉稅協作框架﹔2023年,廈門市成立全國首個實質化運行的破產事務工作專班,整合稅務、檢察院等32家政府部門力量,構建“一盤棋”聯動格局……而本次《操作指引》的制定,不僅是在此前工作基礎上的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還充分體現了府院協同的優勢,是府院聯動機制創新的成果延續。同時,《操作指引》聚焦破產案件涉稅事項辦理中長期存在的痛點,整合稅務、法院、管理人三方需求,通過數字化賦能、標准化流程、集成化辦理打通堵點,實現破產涉稅事務“一站辦理、一網通辦”。
“《操作指引》對於提升營商環境、助力推進稅費征管‘強基工程’都有重要意義。”廈門自貿片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營商環境指標中,稅務相關的指標有納稅次數、納稅時間與辦稅便利性等。此次《操作指引》從稅費債權申報確認到稅務清稅注銷,再到特殊事項處理,較全面梳理了企業破產程序中各類涉稅事項的辦理流程,壓縮辦理時限、明確辦理要求,在助力破產企業有序退出市場、危困企業“重獲新生”,持續提升經營主體質量的同時,也有利於稅務機關更有效地掌握破產企業經營情況、更高效地提供納稅服務,並進一步規范破產企業的納稅申報,在企業破產涉稅事項領域夯實征管基礎,在“強基工程”建設中做出自貿表率。
《操作指引》正式發布。廈門中院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操作指引》還有助於提升破產管理人辦理涉稅事務效率並優化破產程序進程,而這得益於多項舉措,如,破產管理人憑法院指定文件在主管稅務機關完成企業信息採集后,稅務局信息系統會自動插入辦稅員信息,生成電子稅務局登錄賬號,之后破產管理人即可使用該賬號登錄並查詢企業相關涉稅信息,解決了以往需多次線下跑動的問題﹔對發票開具、稅務登記注銷等高頻事項部分實行“容缺受理”,並進行簡化處理﹔將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單獨作為一個大項予以列明,並建立“即時輔導+匹配政策”的保障模式,在為管理人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專業咨詢的同時,可針對破產清算、重整、和解不同程序及不同資產處置情況匹配對應的稅費優惠。
“通過立足破產涉稅事務高效辦理的‘小切口’,推動優化廈門市營商環境的‘大提升’。”廈門中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操作指引》的出台,既是廈門市深化破產制度改革、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中央關於完善經營主體退出機制、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為涉自貿區企業在破產涉稅事項辦理方面提供了高效清晰的指引。接下來,廈門法院、稅務部門將繼續深化府院聯動,總結實施經驗,完善指引內容,以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助力優化廈門企業破產涉稅事項辦理流程,進一步為轄區更多企業紓困重生提供制度保障,“將繼續以市場化、法治化、協同化、專業化為導向,推動破產審判與稅收治理深度融合,為全國破產制度改革貢獻更多‘廈門智慧’。”
本次活動由廈門破產法庭、廈門自貿片區稅務局主辦,吸引了廈門市破產管理人協會、涉稅專業服務機構等相關負責人參加,並圍繞《操作指引》實施過程的細節等展開現場交流、互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