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4年超前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 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發布營商環境白皮書

人民網廈門3月27日電 (記者張萌)“‘獲得電力’指標連續五年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連續4年超前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3月27日,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廈門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廈門供電公司)舉行2025年社會責任暨營商環境白皮書發布會,介紹2024年新時代電力“雙滿意”工程推進情況,發布《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白皮書》。
發布會介紹,過去一年,廈門供電公司主動服務和融入特區經濟發展大局,以奮勇爭先的姿態和改革創新的精神,探索和實踐出多項“全國首創”和“國內率先”,努力實現“讓客戶滿意、讓黨和政府滿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記者了解到,2024年廈門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5%,工業用電增速14%,均為全省第一。在此期間,廈門供電公司投產20項輸變電工程,專項推進廈門時代、新機場等169個省市重點項目配套電網工程,完成8個工業園區綠色微網規劃,建成3個智能微電網﹔全市用戶平均停電時長壓降63.7%,供電可靠性連續五年居全國50個主要城市第一梯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廈門供電公司連續4年超前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如:認真落實廈門市安委辦工作部署,第一時間配合開展自建出租房電氣安全隱患排查﹔全面推進“近鄰服務”品牌建設,推動供電服務融入社區網格,打造“近鄰服務”“網電共治”示范﹔按照“一村一案”思路,完成49個城中村電力提升改造,因地制宜建設44個共享站房,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辦電便利度,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在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方面,先后推動8項涉電內容寫入廈門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並出台18個政策文件,“高效辦成一件事”等2項經驗入選福建省發改委典型案例﹔迭代升級“Easier用電”品牌,提升“獲得電力”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全省率先推行“開辦企業+用電申請”聯辦和“開門接電”模式,推行高低壓用戶電力外線“零投資”,推廣“電E金服”,爭取電費融資貼息政策……一系列“惠企利民”辦電新舉措在讓企業吃下“定心丸”的同時,也為助力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和優質的電力保障。
“得益於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創新運用‘電網一張圖’智能供電方案以及‘雲預驗收’模式,將工期壓縮40%,19天完成臨時用電接入,為第6代柔性AMOLED項目、第8.6代新型顯示面板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廈門天馬微是一家深耕新型顯示領域多年的龍頭企業,企業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多年來,廈門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電力行業技術優勢,通過“制造業工會聯合會勞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動,在節能改造、能源托管、綠電綠証服務、需量電費優化等方面提供專業指導,為其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后將在分布式光伏、智慧能源管理等領域探索創新實踐,為制造業綠色轉型樹立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發布會當天正式發布《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白皮書》,其系統梳理總結了廈門供電公司在營商環境方面的改革成效、典型經驗和創新成果,重點圍繞省錢、開放、可持續、協調、高效、可靠等“Easier用電”六個維度,全方位呈現廈門供電公司“獲得電力”不斷躍升的發展歷程。此外,現場還用“雲體驗”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湖裡共享站房、鼓浪嶼“綠電自循環”等典型案例。
廈門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新時代電力“雙滿意”工程,在改造居民小區供配電設施、提升農村地區電力保障水平、做好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電、打造配電網高可靠性自愈體系等方面繼續發力,進一步提升民生用電保障水平,更好地服務廈門經濟特區的綠色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