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德蕉城:“五方共建”激活茶產業

2025年03月31日10:47 |
小字號

寧德市蕉城區產茶歷史悠久,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業百強縣、全國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擁有天山綠茶中國馳名商標,天山綠茶、天山紅中國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在這片有著深厚茶文化底蘊的土地上,蕉城區以石后鄉大嶺村為試點,用“五方共建”創新模式激活茶產業,實現多方共贏,為茶產業發展書寫新篇,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茶農採茶

茶農採茶

近日,石后鄉大嶺村五方共建茶產業基地的茶廠內一片忙碌景象。村民湯蕊珍將採摘好的茶青倒入筐中,茶廠工作人員熟練地進行分類、稱重、登記。平時以種地為生的湯蕊珍笑著說:“現在天氣好的時候就來採茶青,每天能有150元左右的收入。”茶廠的建成,讓像湯蕊珍這樣的眾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加收入,實現家門口就業。

2021年,在區、鄉兩級政府的指導下,大嶺村大膽嘗試“五方共建”這一創新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以蕉城區鄉投集團作為主導核心平台,充分整合大嶺村閑置的土地、人力等生產要素。一方面對接農發行鄉村產業振興貸款,解決資金難題﹔另一方面廣泛尋求各類科研機構的科技支持,彌補技術短板。同時,聯合茶業企業打通農產品下游加工銷售渠道,成功化解了傳統農業長期面臨的資金、技術、管理瓶頸以及營銷、品牌等方面的不足,有力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跨越式發展。

“由大嶺村黨支部牽頭成立‘黨支部合作社’,鼓勵村民入股,通過這種方式,積極融入鄉投主導、支部引領、金融創新、科技支撐、農民增收的‘五方共建’茶產業發展布局,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村民純收入增加70萬元,真正達成了村民和村財雙增收的良好局面。”蕉城區鄉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五方共建”新模式著力發揮國有企業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聯結器”作用,推動形成高端茶原料一級市場,實現從茶山到工廠再到市場的全產業鏈協作,有效解決農業產業效益問題。

茶葉加工車間

茶葉加工車間

如今,大嶺村五方共建茶產業基地已頗具規模,種植茶樹達60萬株,面積達256畝。基地嚴格按照標准化有機茶園模式進行高水准建設與管理。村裡還專門建設茶廠,並引進茶企租賃廠房,實現了從茶園開發、茶山管理、工廠加工到市場銷售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曾經的拋荒地華麗轉身成為生機勃勃的茶園。

“春茶從18號開始採摘,預計還能再採摘15天左右,今天茶青收購價在每斤40到50元之間。”大翔茶葉副總經理、技術總監吳其瑞說,大嶺村海拔適宜、土壤濕潤,生態環境優越,加上“五方共建”模式下完善的茶園管理,使得這裡產出的茶青無論是質量還是產量都十分可觀。目前,企業已全面引入各類制茶設備,為進一步拓展茶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嶺村“五方共建”模式的成功,是蕉城區大力發展茶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蕉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把“一茶一魚一旅”作為鄉村振興主導產業加以培育壯大,按照茶產業“生態化、智慧化、標准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思路,持續實施茶園基地提升、龍頭企業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工程等三大工程,扎實推進茶產業綠色生態、品種結構、制作工藝、品牌推介、市場拓寬、科技創新等措施的落實,“三茶”統籌發展總體格局初步形成,加快茶業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文/楊慈監 圖/蕉城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