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探究國際前沿問題,投身國際組織實踐:COTP中外學子這樣與世界對話

2025年04月01日10:00 |
小字號

“轉讓定價認定是一門藝術,而非精確的科學。”OECD專家在課堂上的這句話,讓COTP 2024級學生鄭歆玥印象深刻。

日前,“中國-OECD聯合培養稅務法學碩士項目(COTP)”迎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稅法專家的授課月,2024級中外學生與國際組織專家就授課中涉及的國際稅法前沿問題開展了熱烈討論與深度思考,進一步加深了對國際稅收領域專業問題的理解。

COTP由廈門大學攜手中國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與OECD共同設立,是廈門大學邁上新百年發展征程舉辦的第一個跨國家部委、國際組織的合作辦學項目。自2022年正式啟動以來,COTP依托與OECD等國際組織的深度合作,成功筑起國際稅收人才培育的“高速路”,為我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培養全球稅收治理人才提供了有效平台。

匯聚專家智慧,筑牢多元人才培養根基

3月,按照本學期課程安排,OECD四位資深顧問到訪廈門大學,為COTP 2024級中外學生帶來《國際稅收協定》《轉讓定價》兩門核心課程,開展了為期三周的現場教學。他們憑借豐富的國際稅收工作經驗,幫助學生系統掌握稅收協定談判、應用及解釋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獨立交易原則,培養分析跨境關聯方交易轉讓定價的能力。

課程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與國際組織專家的面對面交流,拓寬了他們理解問題的視角,深化了對前沿稅收理念的理解。

本學期,COTP還將邀請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知名涉外企業、國內外知名高校以及其他國際組織等的專家和學者,為學生搭建多元化、國際化的教育教學平台,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接觸到全球范圍內稅收領域的最新知識和實踐經驗。

投身國際實踐,培養全球治理視野

該項目積極搭建國際實踐平台,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在全球舞台上積累經驗,用實踐的腳步丈量世界。

“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全球舞台上,近距離感受國際稅收的運作機制和國際組織的工作環境,讓我明晰了職業發展方向,對未來堅定了信心。”談及快要結束在OECD的實習,吳金蘭興奮又懷念。2025年1月起,項目與OECD簽署的實習實踐協議正式生效,每年將選派4名學生前往OECD位於巴黎的總部實習三個月。COTP 2022級中國學生徐玲艷、吳金蘭已在巴黎開啟實習之旅,她們通過親身體驗國際組織的工作,對國際稅收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她們未來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COTP學生還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實習項目。2024年7月至10月,2022級中國學生趙燦暢前往聯合國紐約總部實習,深入了解聯合國開展國際稅務合作的前沿動態與實際運作,積累了寶貴的國際組織工作經驗。2025年1月至3月,2023級中國學生湯璐瑤、吳鵬耀則前往維也納經濟大學奧地利及國際稅法中心訪學,在中心教授的指導下研究相關國際稅法前沿課題的國際實踐。

探究國際前沿問題,投身國際組織實踐,這是COTP項目積極服務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培養高端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人才的廈大實踐。未來,COTP將持續秉持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運行模式,為我國培育熟悉國際稅收規則、具備扎實專業知識背景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推動中國參與全球稅收治理體系建設貢獻廈大力量。(董曉晴)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