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技能“雙提升” 福州千名基層干部上大學“蓄能充電”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福州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依托福建開放大學辦學體系,創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融通機制,推出“1+X”培養模式(即“1”本學歷証書,“X”項職業技能等級証書),著力提升村(社區)干部學歷層次及綜合能力,為村(社區)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經濟、善管理”的基層實用型人才。
“村(社區)干部是政策落地落實的‘最后一公裡’、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先一公裡’,但存在文化程度偏低、能力素質偏弱的問題。”福州巿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坦言。為此,2022年秋季起,福州市啟動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覆蓋全市1.8萬現職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及其后備力量,為鄉村振興與社區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社區工作不能光靠熱情,還得有專業知識支撐。”台江區后洲街道天華社區黨委書記蔡建新深有感觸。這個擁有常住人口5008人、老年人佔比近一半的老社區,流動人口的勞動糾紛、獨居老人的心理慰藉、社區活動的組織策劃,件件關乎民生,考驗著社區工作者的綜合能力。
2023年秋天,蔡建新報名參加了福州市“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成為福建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班學員,他的課程表裡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社會政策、勞動爭議處理等實用課程。“課堂上學的不僅是理論,更是方法論。”蔡建新舉例稱,在實際和居民打交道的過程中,心理學的溝通技巧帶給自己很大幫助。
在福州,像蔡建新一樣通過該工程“充電”的基層干部已達一千人。“開展‘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不僅推動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及后備力量學歷與素質‘雙提升’,也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培養儲備了高素質人才。”據介紹,截至2024年底,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大專以上學歷佔比,較2021年換屆后提升了10.04%。
周末,常能看到帶著筆記本趕來開放大學各教學點上課的基層干部。據了解,該工程採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開設有農村區域發展、社會工作、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行政管理(鄉村管理方向)、黨務工作等十多個本專科專業,通過網絡教學、面授輔導、學員論壇等多元化形式授課。
福建開放大學招生辦工作人員介紹,針對村(社區)干部人才隊伍的實際需求,學員們在參加學歷教育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需要選擇非學歷教育培訓內容,通過考試獲得“1+X”証書(即1本學歷証書和X項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實現學歷和技能的雙提升。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明確提出要健全涉農高等教育體系,優化提升職業教育,鼓勵符合條件的村干部、農民等報考高職院校,繼續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育計劃。在此背景下,今年福州市委組織部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將再次迎來升級。
福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聯合福州市委社會工作部繼續深化與福建開放大學的合作,實施村(社區)干部“學歷提升工程”,進一步擴大培養對象覆蓋范圍,不僅包括現職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村務(社區)專職工作者,還將鼓勵更多在村(社區)工作的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高素質農民、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社會服務組織帶頭人等有意向在村(社區)工作的人員積極參與。
同時,在補助政策方面,福州市也將繼續加大力度,在福建開放大學減免1/3學費基礎上,結合2025年福州市職工“求學圓夢”學歷提升行動,對符合條件的學員由工會再給予3000元補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