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代表搭台、部門出力、群眾受益”  廈門嘉蓮街道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解民憂

2025年04月03日12:2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4月3日電 “幾分鐘,火勢就被扑滅了”“幸好將電動車停放區移到小區外,否則后果不堪設想”……2日,回想起小區發生的一起火情,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龍山社區一小區居民紛紛點贊“滅火迅速”,夸獎街道、社區消除安全隱患工作“做得好”。

原來,近日該小區一部電動自行車突發自燃,但火情很快就被第一時間趕來的社區微型消防站應急隊伍控制,事故未造成其他損失。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去年該小區已將所有電動車統一移至小區外,“否則后果難料”。

龍山社區微型消防應急隊伍迅速到場扑滅火情。嘉蓮街道供圖

龍山社區微型消防應急隊伍迅速到場扑滅火情。嘉蓮街道供圖

而這場火情“化險為夷”的背后,是嘉蓮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多方合力破解安全隱患的積極作為:“黨員帶頭、能人參與、群眾響應的小區自治格局,為安全整治按下加速鍵。”工作人員說,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讓該小區電動自行車從亂停亂放到實現“電驢安家”。

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曾經存在安全隱患。嘉蓮街道供圖

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曾經存在安全隱患(資料圖)。嘉蓮街道供圖

據悉,事發小區建於2014年,共有846戶居民,曾經面臨電動車亂停放、充電隱患等問題﹔2018年小區黨支部成立后以“近鄰茶話會”為平台,組織業委會、物業和居民代表面對面提建議、議方案,將矛盾化解在桌面上﹔2024年小區新一屆業委會換屆完成,小區黨支部順勢推出“電驢安家計劃”,組建32人的黨員骨干志願隊,依托小區黨支部書記、樓棟長等“意見領袖”,帶動居民共商共治﹔此后,經過持續努力,小區騰出北門5個、南門13個車位改建電動車停充點,並在南門停充區加裝雨棚、煙感和噴淋等設施,在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增強了安全防范能力。

改造后的小區一處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嘉蓮街道供圖

改造后的小區一處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嘉蓮街道供圖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筑牢各小區安全防線,去年以來嘉蓮街道帶頭攻堅,街道主要領導帶隊實地調研,指導各小區規范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建設工作,並聯合區消防救援大隊、嘉蓮派出所、嘉蓮城管執法中隊等部門,加大電動自行車安全整治力度,規范停放設置,強化宣傳引導,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識……“通過定期巡查、聯合執法和入戶宣傳,各小區電動車停放秩序顯著改善,居民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形成了街道統籌、部門協同、社區落實的共治格局。”

街道相關負責人深入小區推進規范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建設。嘉蓮街道供圖

街道相關負責人深入小區推進規范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建設。嘉蓮街道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小區電動自行車亂停放整治工作並非一帆風順。以此次發生火情的小區為例,最初部分居民因習慣難改導致項目推進緩慢——對此,多名區人大代表大力推動“代表邀約、部門報到”機制,聯動區建設局、消防大隊等職能部門約談小區物業,講清小區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講透解決電動車安全隱患的迫切性,責令其把整治電動自行車亂停放作為小區安全整治的重要事項持續推進……最終,去年7月,小區將400多輛電動車全部遷至小區外圍臨時停放點,徹底破解了居民電動車停放安全及充電難題。

區人大代表一線督導職能部門現場辦公,既講透政策法規又傾聽居民訴求。嘉蓮街道供圖

區人大代表一線督導職能部門現場辦公,既講透政策法規又傾聽居民訴求。嘉蓮街道供圖

“安全隱患變便民風景,小區治理也迎來了質變。”該小區黨支部相關負責人說,如今,小區電動車整齊停放在劃定區域內,大家放心安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街道的社區治理經驗,為思明區近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寫下生動注腳。”嘉蓮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次火情,檢驗的是日常治理的成色﹔幾分鐘扑救,彰顯的是防患於未“燃”的擔當﹔黨建引領是社區治理的法寶,更是破解居民急難愁盼的“金鑰匙”﹔人大代表不僅是監督者,還是凝聚合力的“紐帶”……“此次轄內小區因為‘電驢安家’而化險為夷這一事件,充分彰顯出街道‘代表搭台、部門出力、群眾受益’這一模式,除有效破解基層治理僵局等外,還讓居民切實感受到黨建引領下‘多方共贏’的成效。”(余乃鎏 鐘雅靜 蔡瑾)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