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清市南嶺鎮:黨建筑基強引擎,“犇”向鄉村振興新征程

2025年04月11日11:23 |
小字號

近年來,福清市南嶺鎮堅持以黨建為核心,聚焦中心村黨委、產業鏈黨建、空心村”黨建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徑,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南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握指成拳,奏響全域旅游“交響曲”

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是關鍵。南嶺鎮針對8個村發展分散、同質化競爭的難題,建強中心村黨委,通過“握指成拳”,統籌規劃,將全鎮劃分為山上景區游、半山牧場游、山下鄉村游三大板塊,奏響全域旅游發展的“交響曲”。

科學布局,精准定位差異化發展。山下的梨洞、文祚、吉嵐村,依據自身優勢精准定位、錯位發展。梨洞村憑借籃球賽傳統,吸引青壯年游客﹔文祚村的童心小鎮,成為低齡兒童的游樂天堂﹔吉嵐村以古朴村貌和田園風光,備受中老齡游客青睞。在南嶺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在返鄉大學生村支書的帶動下,2024年,這三個村的村財收入均突破50萬元,成功邁出協同發展的堅實步子。三個村分別獲庫區移民示范村、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鄉村振興示范村三個省級榮譽。

南香橙生態採摘園

南香橙生態採摘園

聯建共享,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半山牧場游的上嶺、南嶺村,通過組建中心村黨委,開展黨建聯建,實現資源互補、產銷融合,不僅解決了地界爭議問題,還實現了利益共享。中心村黨委通過引入中啟農科統一運營,將上嶺村盛產的茶油、南香橙的高品質西紅柿,通過南嶺村的農特產品館、飛牛集市、農耕文化園等線上線下平台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這一舉措,為兩村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鄉村發展活力持續釋放。日前,南嶺村被列入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所在地、上嶺村被推薦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飛牛集市

飛牛集市

強基固本,提升景區品質內涵。山上景區游的大山、西溪、馬斜村,過去村界糾紛、無証採伐林木等問題頻發。中心村黨委成立后,推行“國企+中心村”黨建模式,與雲上南嶺公司通過整合資源、動建項目、招商引資等舉措,順利化解村界糾紛。持續完善水電路網等基礎配套設施,推進西溪宋街、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建設,建成樹下咖啡、眉峰聚星咖、星空露營地、鴛鴦閣等“打卡”地。大姆山·食菜厝景區品質顯著提升,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愈發成熟,2024年,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萬人次。

鏈動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強則鄉村強。南嶺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產業鏈黨建模式,助力南嶺鎮蹚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見山營地

見山營地

橫向拓展,協同創新激發活力。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中,南嶺鎮以國企雲上南嶺公司為文旅產業鏈鏈主,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產業橫向發展上持續發力。打造了風動石公園、飛牛集市、見山營地、容園茶室、星空露營地、眉峰聚星咖、鴛鴦閣等非標商業“打卡點”,招引專業經營團隊入駐,不斷提升服務游客的能力。通過組建大姆山·食菜厝景區餐飲聯盟,鼓勵各商家發揮自身優勢打造獨特菜品,形成差異化競爭。對經營咖啡種類進行劃分,並統一定價,同時,邀請專業酒店服務領班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服務品質。各非標商業百花齊放,為全域旅游發展增添活力。

工程機械互助會

工程機械互助會

歸雁領航,黨員帶頭返鄉創業。外出黨員是南嶺鎮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梨洞村推行“一核三聯動”黨建模式,充分發揮黨總支部在農村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內外聯動”中的“內”即扎實做好庫區移民和美麗鄉村建設,“外”則由外出黨員帶頭成立工程機械互助會,年創產值超3.8億元,村民累計增收超億元。梨洞村原支部書記、外出黨員盧聖刻關注家鄉的發展,在得知泛南嶺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的消息后,盧聖平返鄉拍下2宗地塊,計劃建設親子酒店和精品民宿,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目前,眾多像盧聖平這樣的黨員積極行動,帶動更多人返鄉創業,其中包含2名大學生支部書記,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全程護航,保障項目高質量發展。在項目建設上,南嶺鎮實施黨建引領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項目策劃、設計,到施工、監理,再到驗收、招商,均有黨員全程參與。由國企負責策劃、設計,由黨員進行監督,南嶺鎮作為業主進行嚴格驗收,雲上南嶺公司作為運營主體進行精准招商。如,2024年,南嶺鎮實施福州地區唯一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項目建設,產業鏈黨建貫穿全過程,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台灣團隊陪護+黨員、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項目開工率達100%,竣工率達100%,開業運營率達100%,成為全省閩台合作項目接受現場觀摩的樣板,並獲省住建廳正向激勵300萬元。

破繭成蝶,重塑鄉村發展“新風貌”

曾經,“空心村”是鄉村發展的痛點。南嶺鎮通過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空心村”治理新模式,讓“空心村”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破舊立新,實現華麗轉身。曾經的文祚村是南嶺鎮最小、最薄弱的村,村民不願回村居住、無人願當村干部,常住人口不足20人,空心化嚴重。前黨支部書記楊代宏勇挑重擔,積極響應群眾反映強烈的居住環境問題,帶領村民清豬場、建公園,美化環境。公正合理分配28塊安置地塊,妥善解決長達6年之久的舊八仙樓搬遷安置難題,新八仙樓小區28棟嶄新的樓房相繼建成入住。此外,文祚村還通過成立聯合社,成功打造童心小鎮,吸引游客前來,增加了村鎮和村民收入。如今,居住環境改善、八仙樓小區落成、親子樂園建成,村民也願意返鄉居住,在外大學生也返鄉接過了村支書的“接力棒”。近年來,文祚村常住人口增加了3倍,正從“空心村”向活力村轉變。

文祚村童心小鎮

文祚村童心小鎮

盤活資源,激發內生動力。吉嵐村曾面臨閑置資源被侵佔,外出人口、外出黨員多等困境。結合外出人口多居住在龍山街道的特點,吉嵐村黨支部在龍山組建“紅飄帶”黨群聯絡點,組織黨員、群眾參與黨內活動和村級事務。通過司法手段收回並盤活被長期侵佔的閑置土地資源,籌措資金1000萬元,並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成立吉家農民合作社,按照古法養牛模式發展南嶺特色黃牛產業。打造吳家小院,設立福清南嶺青年創業文化發展中心,引進9家企業、與7所院校簽約合作,為鄉村振興招賢納士。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修舊如舊,綜合利用124平方米的“草棚泥房”,建設了“殘牆花園”,打造鄉村特色會客廳——“殘牆花園”和“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綜合示范區。通過盤活資源、發展產業,吉嵐村正努力逐步摘掉“空心村帽子”,走上鄉村振興之路,並獲評福州市鄉村振興四星級村,獲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飛牛咖社

飛牛咖社

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家園。作為鎮區村的南嶺村,人口難以集聚,雖然借助大姆山·食菜厝景區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沒有產業、沒有消費場景,未能帶來收入。為此,南嶺村借助泛南嶺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及打造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契機,優化產業布局,吸引各地青年“回流”創業。農特產品館、飛牛咖社、見稻咖啡、虎頭山農家樂等非標商業紛紛開業。農特產品館“以物易物”“直播帶貨”,2024年銷售額突破200萬,切實帶動村民增收,實現“窗口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民”。此外,南嶺村黨支部結合“暖心黨建”,建成長者食堂、老年公益課堂、婦女學習空間、兒童希望書吧等,並進行適老化、宜居化、民宿化三類農房改造,公共文化服務惠及老、少、青、婦各類群體,讓鄉村“村雖空心卻暖”。

南嶺鎮在黨建引領下,正以堅定的步伐向著鄉村振興的目標奮勇前行。未來,南嶺鎮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探索發展模式,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南嶺樣板”,讓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文/圖 南嶺鎮)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