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深耕閩東熱土,譜寫山海新篇

2013年,作為廈門國際銀行改制為中資商業銀行后在福建省內設立的首家分行——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開業。在積極弘揚踐行“閩東精神”的奮斗歷程中,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始終以服務區域經濟為使命,緊扣閩東產業脈搏,扎實譜寫“五篇大文章”,為寧德“一核兩廊五軸”發展格局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黨業融合“強動能”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始終以傳承“閩東精神”為理想信念,將黨建工作與業務深度融合,通過“黨建+”模式與本地市屬國企、企事業單位共建聯動,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以實際行動彰顯“第一方陣”風向標作用,先后獲評福建投資集團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深耕縣域經濟,奏響山海協作“協奏曲”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牢記囑托,立足區域實際因地制宜,以金融創新解鎖山海經濟密碼,激活山海資源稟賦。聚焦寧德市“8+1”特色產業踐行大食物觀,該分行積極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涉農貸款規模近16億元,惠及超過270戶涉農主體,讓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田間塘頭﹔同時,在福鼎白茶核心產區推出“茶企+農戶”鏈式融資模式,將金融服務嵌入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已發放貸款近4億元,幫助超過60家茶企及農戶實現白茶產業鏈標准化與品牌化升級。
工作人員走上漁排實地提供金融服務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積極融入“海上寧德”戰略藍圖,針對水產養殖戶“有產難貸”的融資痛點推出“金融工具箱”,破解養殖戶抵押難題,以大黃魚、海參倉單質押反擔保貸款盤活資產,並推出“山海E貸”數字金融產品,構建“線上申請、智能評估、銀擔合作”的普惠新模式。截至2024年末,該分行海洋經濟授信余額超過3億元,服務客戶185戶,在八閩海岸線上書寫“金融向海、科技賦能”的新篇章。同時,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積極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綠色金融貸款規模超3億元,依托寧德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台盤活鄉村“沉睡”資產,並運用碳減排政策工具,打造“光伏貸”綠色專屬產品。
精准服務實體,當好經濟發展“助推器”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始終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五篇大文章”為主線,推出“科技賦能、綠色轉型、數字驅動、普惠托底、養老關愛”的“立體組合拳”,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截至2024年末,該分行科技金融貸款同比增長246%,重點支持寧德地區專精特新與高新技術企業,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綠色金融余額同比增長30%,有效推動傳統產業低碳轉型﹔普惠金融規模近12億元,精准滴灌768戶小微企業﹔2024年,累計辦理無還本續貸及紓困貸超過300筆。
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實地調研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緊扣“寧德智造”發展脈搏,貫徹“產業專業化”戰略,圍繞鋰電新能源、不鏽鋼新材料等“金娃娃”產業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深入產業肌理,發揮集團布局優勢,“因需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破解融資難題。截至2024年末,該分行產業類客戶授信余額超過14億元,同比增長330%,不僅為龍頭企業注入擴張動能,更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形成“雁陣效應”,譜寫著“以鏈強產、以產促融”的協同發展新篇章。
作為華僑金融戰略踐行者,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積極響應國家僑務戰略,深化銀僑企合作,依托僑務工作機關、華僑華人社團兩大橋梁,打造“金融+僑務”生態聯盟,獲頒“寧德市僑胞之家”稱號並作為寧德市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高效提供金融服務。當前,該分行華僑金融業務規模突破40億元,服務僑胞僑企超過300戶,在閩東大地譜寫“匯聚僑力、反哺桑梓”的生動實踐。
踐行社會責任,彰顯金融為民“大情懷”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深入多所學校開展關愛青少年群體活動
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在發展中踐行責任,在奉獻中傳遞溫暖,通過“金融+公益”模式傳遞正能量。教育幫扶“點亮未來”,深入多所學校開展關愛青少年群體活動,並為蕉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捐贈校服﹔鄉村振興“授人以漁”,派駐優秀金融干部挂職蕉城區七都鎮副鎮長,為當地送去產業金融“金點子”﹔暖心關愛“情滿桑梓”,開展困難僑胞、獨居老人、環衛工人等系列慰問活動,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同時,該分行構建“五位一體”金融知識宣教體系,覆蓋學校、社區、鄉村、企業、商圈等場景,重點關注“一老一少”、新市民及僑胞等重點群體,守護百姓“錢袋子”。
未來,廈門國際銀行寧德分行將賡續嘉庚精神,以“闖”的魄力、“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為建設“新寧德”貢獻更強金融動能,奏響新時代的“山海交響”。(文/圖 廈門國際銀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