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AI賦能產業、政務、醫療  “央媒話廈門”活動探訪人工智能多場景創新應用

2025年04月17日14:4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4月17日電 (余乃鎏、陳博)16日,由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5年“央媒話廈門”主題採訪活動進入第二天。當天,圍繞廈門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及“政務+AI”運用情況,採風團先是前往銀華機械、金龍汽車等工業企業,了解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效等,后又深入廈門市政務服務中心、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實地感受人工智能在政務、醫療場景等方面的創新應用。

始創於1971年的銀華機械,不僅是世界500強國貿控股先進制造板塊海翼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還是國內主要液壓油缸生產基地之一。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軌道交通設備、環衛設備、高空作業平台等領域——走進車間,各種“5G+”應用場景,讓這家傳統工業企業“數改智轉”的氣息隨處可感。

“打造5G智慧工廠,讓生產計劃更加平穩、交期顯著提前、產品品質提升、有效降低故障率……”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銀華機械5G智慧工廠的建設,通過數字化連接“人—機—料—法—環”,數據驅動生產運營協同,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及管理,其涵蓋了生產制造、倉儲物流、運營管理三大關鍵領域,涉及5G專網、5G+工業數採、5G+MES系統、5G+智慧倉儲、5G+生產運營調度平台、5G+產線數字孿生等應用場景,並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部署建設車間安全生產AI監測系統,而這些應用場景的集成與應用,共同構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引擎,有效解決了設備產效黑匣子、生產效率提高難、運營決策滯后大等痛點問題,也有助於加快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走向智能制造。

在銀華機械了解企業數改智轉賦能生產等有關情況。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銀華機械了解企業數改智轉賦能生產等有關情況。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繼今年2月國貿股份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國貿雲鏈”AI助手、數字員工“雲誠”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進一步助力鋼鐵、林漿紙、農產、磷化工四大垂直產業鏈用戶實現快速的信息獲取、行情研判與商業決策后,今年3月,由國貿控股集團牽頭建發、象嶼聯合成立的廈門供應鏈數智創新公司,聚焦大宗物資國際供應鏈的薄弱環節,致力於通過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破解供應鏈中的堵點、卡點問題,提升供應鏈的安全性和韌性。

“逐步在智慧物流、跨境貿易、綠色供應鏈等領域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廈門方案。”國貿控股數科板塊負責人介紹,廈門供應鏈數智創新公司將通過加強基礎的研發,打造較高質量的數據集和高可用性語料集,支撐供應鏈業務的發展,並有效提升供應鏈在安全韌性或者成本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加供應鏈項目的建設,帶動更多的廈門人工智能企業參與人工智能的應用創新,打造與供應鏈行業密切相關的垂直領域大模型,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在金龍汽車了解企業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探索進展等。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金龍汽車了解企業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探索進展等。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國內首批獲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企業之一——金龍汽車是當天採風的第二站。在這裡,採風團參觀了國內首款L4級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並在企業區域內搭乘了這款無方向盤、無剎車和油門踏板的“智能車”,切身體驗了一把自動駕駛﹔聆聽了企業關於近年研發的公交車、物流車、掃地車、觀光車、礦卡車等“金龍智造”的亮點特色﹔了解金龍車路雲一體化方案這一“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如何使車輛、道路和雲端實現高效協同,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

“重點聚焦智慧公交、⾃動駕駛出⾏服務等應⽤場景,積極推動智能⽹聯汽⻋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協同發展。同時,積極與政府、⾼校、科技公司等各⽅實現產業⽣態合作,共同推進⻋路雲⼀體化建設的全⾯發展。”金龍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金龍阿波龍自動駕駛電動巴⼠已在全國45個城市及地區落地運營並出⼝中東地區,而金龍車路協同系統在全國也已實現了項目落地和商業化運營。今后,金龍將緊跟5G、⼈⼯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趨勢,不斷推進⾃動駕駛產品“1+N”系列的研發,“深耕⼈⼯智能、⾃動駕駛、數字化應⽤等關鍵技術領域,重點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眾出⾏提供智慧交通‘金龍方案’。”

當天下午,採風團一行來到廈門市政務服務中心人社大廳,不少市民正用人社數字人和機器人辦理人社相關事務。“便捷、智能,體驗感很好……”通過與人社數字人“小智”交流“如何申請失業保險金”的市民陳女士,現場體驗后連連稱贊。

市民陳女士向“人社-小智”虛擬數字人咨詢人社業務。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市民陳女士向“人社-小智”虛擬數字人咨詢人社業務。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智能客服可為群眾提供高效、貼心的智慧人社服務,人社虛擬數字人和機器人‘人社—小智’可交互,能提供人社政策和辦事指南咨詢服務等,今年大廳新開通了AI+邊聊邊辦服務,實現服務全面覆蓋,開啟‘智能辦事’新模式。”大廳工作人員介紹,廈門市人社部門基於統一的AI引擎能力和知識庫平台,全方位拓展提升多種服務渠道接入,提供12333語音電話、數字人和機器人、邊聊邊辦等渠道智能咨詢服務,已構建起以人機協同為核心的12333智能化服務新模式,建立了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人社咨詢服務體系。

“從人工電話解答的無形咨詢,到AI智能現場對話的有形服務變化、發展,是廈門人社政策咨詢工作在新時代展現的新形象、邁出的新步伐,是一直以來堅持服務群眾、便利群眾辦事不斷實踐的成果。”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廈門人社部門緊跟智能科技浪潮,積極探索開展“AI+人社”的政務應用。其中,為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12333咨詢服務,2023年通過引入大模型先進技術,打造基於專屬大語言模型的人機協同12333智能化服務,“成為國內首個上線的基於可信可控大模型的政務熱線,實現了服務模式的全面升級”,今年又率先引入DeepSeek大模型技術,對廈門人社12333智能服務平台開展全方位優化升級,推動人社服務邁入“智能感知、精准響應、邊聊邊辦”的嶄新時代。

醫生為採風團介紹人工智能輔助影像診斷等情況。廈門市委宣傳部供圖

醫生為採風團介紹人工智能輔助影像診斷等情況。廈門市委宣傳部供圖

而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採風團實地觀摩了手機裡的“AI陪診師”——智能客服平台、今年新“入職”醫院的“AI醫生助手”——本地化部署到病歷系統的DeepSeek大模型,了解該院將人工智能輔助影像診斷系統和DeepSeek大模型接入影像報告系統的探索和成效等,感受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醫療服務全鏈條,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不斷充分發揮信息化作用,提高服務效率,打造智慧醫院,方便百姓就醫……”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久前,該院在廈門率先接入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以人工智能輔助醫療應用,目前除了病歷系統、影像報告系統外,還完成了該大模型接入麻醉手術系統、合理用藥系統、動態心電系統、互聯網醫院及解讀體檢報告等,全方位賦能了臨床應用,有效助力醫院精准配置資源、優化運營效率,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和患者體驗。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