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香山司法所:多元調解筑和諧,深耕細作促法治

為推進基層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香山司法所扎根一線,在各類復雜糾紛調解過程中,憑借努力與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基層司法工作筑起堅實堡壘。
精准剖析,化解鄰裡糾紛“金鑰匙”。鄰裡糾紛看似瑣碎,卻極易因處理不當演變為深層矛盾,影響社區和諧。香山司法所在處理這類糾紛時,始終堅持深入挖掘矛盾根源。例如,曾有兩戶鄰居因樓道鞋架擺放起了爭執,司法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沒有簡單就鞋架問題進行調解,而是通過與雙方的深入交流,發現矛盾背后是長期積累的信任缺失。工作人員在得知一戶從事龍岩特色生意,另一戶從事鋼琴私教工作后,利用這一信息,向鋼琴私教提及對方是鄰村老鄉,又向做龍岩生意的鄰居介紹對方可為孩子提供鋼琴教學服務,以此搭建起雙方溝通橋梁,重塑親近感與信任感。很快,雙方打開心結,矛盾化解。通過此類實踐,香山司法所總結出“耐心傾聽、精准尋根、引導共情”的有效調解方法,為處理鄰裡糾紛提供了可靠范式,在后續工作中成功化解多起類似矛盾,營造了和諧的鄰裡氛圍。
快速響應,提升調解效率“新標杆”。效率是調解工作的“生命線”,香山司法所為此建立了糾紛快速響應機制,一旦接到調解申請,即刻行動,第一時間聯系糾紛雙方,迅速了解事件全貌。對於情況簡單、事實清晰的糾紛,工作人員憑借豐富經驗與專業能力,當場進行調解,絕不拖延。這一舉措節省了當事人的時間與精力成本,提升了調解工作的公信力。統計數據顯示,該機制實施后,當場調解成功率較以往提升了20%,大量糾紛在短時間內得到妥善解決,有效減輕了當事人訴累,也為司法所高效運轉注入了新活力。
跟蹤回訪,夯實糾紛解決成果。調解協議的有效履行是糾紛圓滿解決的關鍵,香山司法所堅持跟蹤回訪制度,確保調解結果落到實處。在調解成功一起工亡賠償糾紛,並完成司法確認后,司法所工作人員定期回訪死者家屬,密切關注賠償款支付進度。期間發現涉事企業因資金周轉困難導致支付滯后,司法所迅速行動,多方協調資源,與企業溝通協商解決方案,最終促使企業履行承諾,按時足額支付賠償款。這種負責到底的工作態度,使得調解成果更加穩固,當事人滿意度達90%以上,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了群眾對司法調解工作的信任。
預防為先,播撒法治種子。香山司法所積極開展法律宣傳活動,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發生。工作人員整理常見糾紛涉及的法律法規,將其融入真實生動的案例,走進社區、學校等場所舉辦法律講座。過去一年,累計舉辦10余場講座,覆蓋1000余人次。在社區講座中,結合鄰裡糾紛、物業矛盾等案例,向居民普及民法相關知識﹔在學校講座裡,圍繞校園欺凌、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內容,增強學生法律意識。通過這些宣傳活動,群眾法治觀念不斷提升,糾紛發生率逐漸降低,為構建法治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香山司法所將繼續秉持精准施策、高效執行、全程負責的工作理念,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既有成績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多元調解機制,提升調解的精准度與成功率﹔優化快速響應流程,持續縮短糾紛解決周期﹔拓展跟蹤回訪維度,確保調解成果長效穩固﹔優化法律宣傳形式,擴大法治教育覆蓋面。不斷鞏固在基層司法領域的領先地位,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法治建設貢獻更大力量,持續擦亮基層司法工作優秀典范的名片。(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