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福建人應該如何養生保健?

人民網福州4月18日電 (謝星宇)谷雨,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帶著“雨生百谷”的美好寓意,宣告著春將盡、夏將至。它於每年4月19日至21日,當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准時登場。2025年,谷雨始於4月20日。
谷雨時節的養生保健十分重要。對於福建民眾而言,更應該注重哪些方面呢?4月18日,福建省衛健委舉辦“時令節氣與健康福建”新聞發布會,邀請專家提出了意見建議。
專家認為,谷雨時節福建人的養生保健尤其要重視祛濕、養肝、防過敏。
“谷雨時節雨水充沛,空氣濕度大幅增加,濕邪極易困脾,引發關節疼痛、神經痛、春困、食欲不振等不適症狀。應多晒太陽,積極運動,注意運動時不宜大汗淋漓,以免毛孔過度開泄,濕邪乘虛而入。”該專家表示,飲食方面,福建氣候濕熱,相較於北方,祛濕更迫切,可多食用祛濕功效食物,如白蘿卜、藕、冬瓜、薏米、鯽魚等。福建民間常煮“薏仁赤豆湯”,薏仁利水滲濕,赤豆健脾祛濕,二者搭配,祛濕效果更佳。
谷雨時節採制的春茶被稱為“雨前茶”“二春茶”。中醫認為,谷雨採摘的新茶不僅能有效緩解春困,還具有生津止渴、清火化濕、祛病延年的功效。除了春茶,還有一種春天的味道不容錯過——香椿。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時節,香椿最是鮮嫩可口,脆軟留香。從中醫視角看,香椿也有祛濕功效。同時具有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提高機體免疫力,含豐富的胡蘿卜素,改善視力。
谷雨時節,容易引發頭痛、眩暈、目赤、口干、長痘等上火症狀。專家表示,這時候要注意養肝,及時清除體內積熱,合理補水,保持情緒平和,避免惱怒與憂郁,有效預防“春火”。飲食上,遵循“少酸增甘”原則,以抑制肝氣亢盛,可多飲用菊花茶,清肝降火。同時,忌大辛、大熱以及海腥類的發物,注重健脾和中、疏肝養肝。福建有獨特的養肝飲食,如豬肝枸杞湯,豬肝富含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枸杞養肝明目,二者熬湯,是谷雨時節養肝的佳品。此外,福建多產柑橘,谷雨時適量食用,其富含的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有助於增強肝臟解毒功能。
防過敏方面,谷雨時節,空氣中花粉濃度與霉菌孢子數量激增,易誘發過敏體質人群出現鼻塞、眼痒、哮喘等症狀。尤其在植被茂密的福建,此時馬尾鬆、木棉等本土植物花粉隨風擴散,加之潮濕氣候助長霉菌滋生,過敏原種類更為復雜。建議敏感人群減少清晨及午后的戶外活動,這兩個時段花粉擴散最盛。外出時佩戴密閉性佳的口罩與護目鏡,歸家后立即以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並將外衣懸挂於通風處。室內除使用空氣淨化設備外,可定期用閩地傳統的海鹽炒燙法清潔地面,或燃燒艾草驅散霉氣,通過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方式構建防護屏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