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多點發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廈門農商銀行全力助推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廈門農商銀行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為文源山研學教育基地送去金融服務
廈門農商銀行金融助理走進廈門百利種苗公司,了解金融需求,精准提供服務
自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以來,廈門農商銀行積極響應,根據福建省農信聯社部署,主動謀劃金融服務質效提升方案,扎實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深入田間地頭,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精准助力涉農小微、農業科技和現代農業企業,全力推動金融與廈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廈門農商銀行始終以“立足三農、深耕本土”為主責主業,積極構建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金”動能。截至2024年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99.03億元,佔全市約12%﹔普惠涉農貸款余額63.85億元,佔全市約44%。
同時,作為廈門市農業信保基金的主要辦理銀行,自去年4月開展該業務以來,新增服務企業近百戶,授信金額1.5億元,約佔全市農信基金增信貸規模的90%,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優化服務創新產品 助推涉農企業轉型
將金融服務送進“千企萬戶”、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三農小微企業,早已成為廈門農商銀行的工作日常——該行深入實施“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與市農業農村局及同安區、翔安區、集美區政府合作,構建市、區、鎮街、村居四級聯動機制,按照網格化管理,推動金融助理下沉到村居﹔於2013年推出“雙百工程”,選派優秀支行行長和經驗豐富的員工,赴廈門各區、各街道、村、社區和重點企業擔任金融助理,截至2024年末已向村居派駐300名金融助理參與服務農村建設,實現319個村居全覆蓋,讓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鄉村“最后一公裡”。
同時,該行充分依托“財政+金融”模式,創新推出助力產業升級的“農信基金增信貸”、助力綠色鄉村的“鄉村振興碳匯貸”、助力失地農民養老的“社保貸款”等政策性貸款產品,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金融需求。位於集美區的虫鳴(廈門)生物科技公司便是獲益者之一,該公司70畝農田承載著多品類農作物種植,但因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廈門農商銀行獲悉情況后,主動推薦了“農信基金增信貸”,及時為企業落地一年期200萬元貸款。資金到位后,企業迅速添置無人機、大型機械,並加大種子研發投入,自動化生產升級按下“快進鍵”,科技興農步伐顯著提速。
金融科技也是廈門農商銀行推動數字化轉型、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福建省聯社於2022年上線的“福農綜合服務平台”,集資產信息登記、融資需求對接等“五位一體”功能。廈門農商銀行將其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服務,創新開發包括“整村授信”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無紙化小額信貸產品“e鷺貸”,批量服務新農主體。同時,構建無紙化移動辦貸模式和手機App線上服務渠道,實現全市2153戶新農主體100%在平台實現信息化建檔與評級,讓數據多跑路、農戶少跑腿。
搭建平台引客下鄉 助力城鄉融合發展
2024年,廈門農商銀行充分運用“政府引導、銀企參與、市場運作”模式,承建了廈門首家新農主體服務中心——同安新農主體服務中心,為現代農業龍頭企業等新農主體提供信息建檔、政策宣導、產銷對接、金融供給等一站式服務。截至2024年末,該行已為2207戶新農主體完成建檔評級,其中對209戶新農主體授信14183萬元,有力支持了新農主體的發展壯大。
秉持“產品銷售收入,100%返還給農戶”的原則,該行以“信用社+合作社+互聯網”為基礎,打造“福農e購”平台,採用“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流通體系,致力於幫助“小、弱、散”農戶銷售自產農副產品,推動當地農副產品出村進城。目前,廈門已有47家企業入駐該平台,上架產品涵蓋蛋花酥、魚皮花生等本地特色產品,以及寧夏枸杞、沙棘原漿等閩寧合作產品。平台累計銷售5.65萬件、金額173.28萬元,助力小農戶對接大市場。
此外,該行積極融入引客下鄉主題活動,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圍繞全市30個鄉村振興精品村、18個重點文旅村及10條鄉村振興精品動線開展重點金融服務,並針對全市25個“一村一品”村實施“一村一策”金融服務方案。以集美區文源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例,這家集果蔬種植、新種研發、研學旅游等多業態於一體的現代高科技農業體,在亟待大額資金投入升級改造之時,廈門農商銀行通過“千企萬戶大走訪”獲悉需求,迅速依托“農信基金增信貸”產品為其授信500萬元,2天內完成從授信到提款的全流程服務,助力其經營發展更無后顧之憂。
黨建共建發展共贏 促進現代農業壯大
廈門農商銀行緊密圍繞廈門“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深耕都市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積極助推涉農產業轉型升級。今年3月,該行承辦了由廈門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廈門市現代農業企業交流會暨現代農業招商推介會”,全市60多家現代農業企業代表、11家銀行機構代表及農業農村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共商廈門現代農業發展大計。同時,該行高效響應會議精神,定制金融服務行動方案,通過實施清單到人、優選適配產品、上下聯動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推進重點企業及項目的金融對接工作,將金融助推現代農業發展落到實處。
作為現代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位於同安區五顯鎮的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是福建省唯一以“種子種苗”為核心的產業園,目前已聚集了大批現代農業相關企業。近日,廈門農商銀行將黨建共建與“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相結合,主動深入田間地頭,實地了解種苗技術創新成果,並與園區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精准把握現代農業發展的金融需求,切實推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在閩台農業領域高效運轉,為兩岸農業科技合作賦能。(文/記者 謝康 通訊員 俞龍根 圖/廈門農商銀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